
謂僧人離開原住寺廟,外出雲遊或另謀他所。單,指題有衆僧之名,貼在僧堂壁上的小紙片,有單之位,即席。亦謂之單位。起單者自其單位起身。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僧寺結制》:“四月十五日結制,謂之‘結夏’,蓋天下寺院僧尼菴舍設齋供僧,自此僧人安居禪教律寺院,不敢起單雲遊。”參見“ 挂單 ”。參閱《碧岩錄·七則評唱》。
“起單”是佛教用語,指僧人離開原住寺廟外出雲遊或另謀他所。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起單”中的“單”指僧堂壁上記錄衆僧名字的小紙片,稱為“單位”,代表僧人的固定席位。僧人離開原席位的行為即“起單”,意味着脫離當前寺院的生活狀态。
二、引證出處 這一說法最早見于宋代吳自牧的《夢粱錄·僧寺結制》:“自此僧人安居禅教律寺院,不敢起單雲遊。”說明佛教結夏安居制度下,僧人需暫停雲遊。
三、相關概念 “起單”與“挂單”相對,後者指僧人暫住其他寺院。兩者均以“單”(記錄僧人信息的紙片)為核心,體現古代佛教僧團的管理方式。
四、文學例證 宋代陸遊《初夏即事》中“病起單衣怯”,以及項安世詩句“拔起單貧新氏族”,均借用“起單”表達脫離原狀态的意象,側面印證其文化影響。
注:以上内容綜合了佛教制度、古籍文獻和詩詞用例,主要參考權威性較高的、3、4。
起單:起單是一個漢字詞語,含有動詞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立”和“車”,總共有十一畫。
來源:起單是從古代漢字發展而來的,最早的漢字形式是象形的,代表着“早上出門”的意思。後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起單這個詞。
繁體:在繁體字中,起單的寫法是「起單」。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起單這個詞的寫法會略有不同,比如有時候會加上一點或者一橫。
例句:他每天早上都要起單出門。
組詞:起床、起飛、起航、起義。
近義詞:出門、離開。
反義詞:進入、入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