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宅正路的意思、安宅正路的詳細解釋
安宅正路的解釋
比喻仁義。指以仁居心,以義行事。
詞語分解
- 安宅的解釋 .猶安居、安所。《詩·小雅·鴻雁》:“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鄭玄 箋:“此勸萬民之辭,女(汝)今雖病勞,終有安居。”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安宅京室,執鞭珥筆,出從華蓋,入侍輦轂,承
- 正路的解釋 ∶正确的道路;正當途徑 ∶品行、作風正派詳細解釋.正确的道路;正當的途徑。《孟子·離婁上》:“義,人之正路也。” 漢 朱穆 《複奏記梁冀》:“君有正道,臣有正路。” 梁啟超 《崇仁學案》:“觀君學
專業解析
安宅正路是漢語中的文言詞彙,出自《孟子·離婁上》,本義指安適的居所和正确的道路,後引申為符合仁義的道德準則與人生方向。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本義解析
- 安宅
指安穩的居所,象征心靈依托。《孟子》原句“仁,人之安宅也”,強調“仁”是人精神得以安頓的根本,如居宅般提供庇護。
- 正路
指正确的道路,喻指行為準則。孟子以“義,人之正路也”說明“義”是為人處世的正當途徑,偏離則易入歧途。
二、引申義與哲學内涵
該詞在儒家思想中承載倫理價值:
- 道德根基:以“仁”為内在修養的根基(安宅),以“義”為外在實踐的規範(正路),二者構成儒家理想人格的框架。
- 實踐指向:強調人需以仁義為準則立身行事,如《孟子》所言:“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警示背離仁義将導緻精神流離與行為失範。
參考文獻
- 《孟子·離婁上》(中華書局點校本)
- 王力《古代漢語》(第四冊),中華書局,2018年,第102頁
網絡擴展解釋
“安宅正路”是一個源自《孟子》的成語,其含義與儒家思想中的“仁”“義”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由“安宅”和“正路”兩部分組成:
- 安宅:比喻仁德是人心靈的安定居所(“仁,人之安宅也”)。
- 正路:指道義是人應遵循的正确道路(“義,人之正路也”)。
二、哲學内涵
源自《孟子·離婁上》,孟子強調:
- 核心思想:人若舍棄仁義,如同放棄安居之所和正确道路,終将陷入困境(“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行為準則:主張以仁德立身、以道義行事,是儒家倡導的處世原則。
三、應用場景
- 個人修養:用于勸誡人堅守道德規範,如“君子當擇安宅正路而行”。
- 文學創作:常見于古文、議論文中,強調價值觀選擇。
四、延伸解讀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字面化解為“安定的家宅與正當的道路”,引申為安居樂業與遵紀守法的生活狀态,但需注意這與原典的哲學指向存在差異。
如需查看完整典故或不同角度的分析,可參考漢典、漢程曆史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難八哥白鵶白羊酒白氈備荒笓格冰絲絃瓝槊不花插頭斥鹽蚩拙喘呼吹毛劍辭出黨人碑得主電察叮當當犯調反躬風月所浮剽高歌猛進工市歸首海參崴豪商合仆鴻蒙初辟弘毅寬厚花紗布嘉娛截日絕緣體楷書吏客衣空場浪喜淩礫芒寒色正排查婆娑起舞強禦豈肯親密無間螫蟲使官秫稻鼠韭束手就禽天造地設蜓翼團防局鵎鵼枉誅五代史武校消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