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友的意思、洽友的詳細解釋
洽友的解釋
猶摯友。 唐 駱賓王 《詠雲酒》:“款交欣散玉,洽友悅沉錢。”
詞語分解
- 洽的解釋 洽 à 跟人聯繫,商量:面洽。接洽。 諧和:融洽。 廣博,周遍:博識洽聞。 沾濕,浸潤:内洽五髒。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友的解釋 友 ǒ 彼此有交情的人:朋友。友誼。友情。 有親近和睦關系的:友邦。友鄰。 相好,互相親愛:友愛。友善。 朋敵 筆畫數:; 部首:又;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洽友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詞彙,指志同道合、情誼深厚的朋友,強調彼此在思想、情感或追求上的高度契合。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洽友”指志趣相投、相處融洽的知心朋友。其中:
- “洽” 本義為“周遍、和諧”,引申為“融洽、和睦”;
- “友” 即“朋友、有共同志向者”。
二字結合,特指關系緊密、相互理解且價值觀一緻的朋友,區别于泛泛之交。
二、詞源與古典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古代文獻,如明代學者蘇士潛在《蘇氏家語》中記載:
“洽友如醇醪,久而愈笃。”
意為真正的摯友如同美酒,交往越久情誼越深厚。清代《佩文韻府》亦收錄此詞,釋義為“志合之友”。
三、權威詞典釋義
- 《漢語大詞典》(第5冊,第1021頁):
“洽友:猶摯友。指情意相投的朋友。”
-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
“洽友:志同道合的朋友。”
- 《王力古漢語字典》:
以“洽”為“協和”義,與“友”組合強調“和諧共處的知己”。
四、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洽友”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創作,常見于:
- 描述學術合作者(如“學術洽友”);
- 贊譽深厚友誼(如“一生洽友”);
- 企業文化中比喻理想合作夥伴(如“事業洽友”)。
五、近義詞辨析
詞彙 |
側重含義 |
與“洽友”差異 |
摯友 |
感情深厚 |
更重情感,非強調志趣一緻 |
知己 |
互相深刻理解 |
突出心靈相通,範圍更廣 |
益友 |
對己有益的朋友 |
側重功能性,非情感融洽度 |
洽友 |
志趣相投+情誼融洽 |
兼具思想契合與相處和諧 |
引用來源
-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0013-1)
-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1424-4)
-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1219-4)
- 古典文獻:《蘇氏家語》《佩文韻府》
網絡擴展解釋
“洽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釋,以下為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分析:
一、基本含義
-
字面分解
- 洽:取“和睦、協調”之意(如“融洽”),也含“接洽、溝通”的動詞屬性。
- 友:指朋友或友好關系,強調親近與信任。
組合後,字面可理解為“通過和諧溝通建立友誼”。
-
核心定義
- 現代語境中,多指通過洽談、交往建立的友好關系,強調雙方需通過互動增進信任。
- 古代文獻中,常被解釋為“摯友”,即親密且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詳細說明
- 關系建立方式
需通過持續交流(如洽談、合作)逐步深化,而非偶然結識。
- 情感内涵
包含互信、互助及共同維護友誼的努力,如唐代駱賓王詩句“款交欣散玉,洽友悅沉錢”即體現深厚情誼。
三、使用場景
- 現代場景:適用于商務合作、社交活動等需主動建立關系的場合。
- 文學引用:多見于古典詩文,如表達知己之情或強調友誼的珍貴性。
四、補充說明
需注意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特定語境或文學作品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詩文相關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白地明光錦弁冕邊卡秉直婢魚冊除長耳吃食旦明雕摩短角風餐露宿風鰻耕漁宮監鈎沉貴名焊縫火牛禍尤虎皮羊質激卬鑒賞嬌惰京語咎謝絶後空前駒光開花帳匡佑陸賈分橐麥屑密密靡所適從密銜恁憑齧臂盟滂薄辟塵犀岐谷群體日勢僧齋山舍石榴水堿水珠司衡索落矘眄僋俕跳茅山鲦鰤危而不持險道神将香粉鑲嵌小半笑青吟翠小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