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精美的紙張。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六》:“後三年,當予亡命, 蕭永言 同醉,見予舉似,急索紙而恨無敲冰玉屑,以備惡語。”參見“ 敲冰紙 ”、“ 玉屑 ”。
“敲冰玉屑”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泛指精美的紙張。這一解釋源自古代文獻中對高質量紙張的雅稱,其中“敲冰”和“玉屑”分别代指兩種名紙: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技藝高超,能将冰塊雕琢成玉屑”,但這一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引申的誤解,建議以“精美紙張”為通用釋義。
該成語主要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強調紙張的精緻珍貴,而非字面意義的“敲冰”動作。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隱居通議》等古籍原文。
《敲冰玉屑》是一個成語,形容寫作或文章的用詞精煉,語言簡潔,意境優美。通常用來形容文章或句子的表達準确而優美,給人一種清新雅緻的感覺。
《敲冰玉屑》的拆分如下:
敲:手(扌) + 九(乙 + 乚)
冰:冫 + 二 + 幾(幾字底部的三點即為"幾")
玉:王 + 丿 + 一
屑:屍 + 夕 + 尢
總計部首:扌九冫二幾王丿一屍夕尢
總計筆畫:10 + 3 + 4 + 2 + 4 + 2 + 1 + 3 + 4 = 27
《敲冰玉屑》一詞出自中國古代文學名著《紅樓夢》,是作者曹雪芹筆下賈寶玉誇贊李纨詩作的形容詞。繁體字為「敲冰玉屑」。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敲冰玉屑」的字形稍有不同:
敲:教(攴)+喬
冰:水 + 一 + 冖
玉:王(⺣) + 丿 + 一
屑:刀 + 卩 + 塵
以下是使用《敲冰玉屑》這個成語的例句:
他的文章敲冰玉屑,字字珠玑。
這首詩寫得敲冰玉屑,抒發了詩人純美的情感。
組詞:敲石榴殼、敲骨吸髓、冰清玉潔、玉潤冰清
近義詞:文绉绉、文字華麗、文采翩翩
反義詞:拙文笨句、張冠李戴、詞不達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