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潛行的意思、潛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潛行的解釋

(1) [walk under water]∶在水下行走

潛水員在水下潛行

(2) [sneak]∶秘密行走

在夜間潛行

(3) [be absorbed in cultureself]∶專心修行

詳細解釋

亦作“潛行”。1.謂遊泳時人體在水面下遊動。《莊子·達生》:“至人潛行不窒,蹈火不熱,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慄。” 楊樹達 《積微居讀書記·莊子拾遺·達生》“至人潛行不窒”:“ 郭 注雲:‘潛行水中亦為遊也。’《説文》十一篇上水部雲:‘潛,涉水也。’‘潛行不窒’,謂潛行中呼吸不窒,與下文‘蹈火不熱’義正相對。”《詩·周南·漢廣》“ 漢 之廣矣,不可泳思” 毛 傳:“潛行為泳。” 鄭玄 箋:“其欲渡之者,必有潛行乘泭之道。” 晉 葛洪 《神仙傳·彭祖》:“僊人者……或為鳥獸遊浮青雲,或潛行江海,翺翔名山。” 宋 秦觀 《浩氣傳》:“潛行不窒……是純氣之守也。”

(2).暗流。《史記·大宛列傳》:“其東水東流,注 鹽澤 。 鹽澤 潛行地下,其南則 河 源出焉。”《漢書·西域傳上》:“﹝ 蒲昌海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為潛行地下,南出於 積石 ,為中國河雲。”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清水》:“其水東南流,潛行地下,又東南復出,俗謂之 雹水 。”

(3).秘密行走。《韓非子·十過》:“臣請試潛行而出,見 韓 魏 之君。” 唐 杜甫 《哀江頭》詩:“ 少陵野老 吞聲哭,春日潛行 曲江 曲。” 清 梅曾亮 《上方尚書書》:“而 曹州 長垣 諸賊,敢以狐鼠嘯聚,潛行突發,輒輕入重地,警犯闕庭。” 魯迅 《集外集拾遺·上海所感》:“至今為止,所聽到的是革命者因為受着壓迫,所以用着潛行,或者秘密的活動。”

(4).謂專心修行。 明 李贽 《豫約·早晚鐘鼓》:“故有不待入門禮佛見僧而潛行頓改者,此鐘鼓之音為之也,所係誠非細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潛行”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一、基本含義

潛行(qián xíng)的核心含義是隱秘、不顯露的行動,強調在隱蔽狀态下完成動作或計劃。具體可分為:

  1. 水下行動:指在水面以下移動,如潛水艇或遊泳者的水下活動。例如:“潛艇在海底潛行”。
  2. 秘密行動:指暗中進行、避免被察覺的行為,常用于軍事、偵查或偷襲場景。例如:“部隊在夜間潛行接近目标”。
  3. 專注修行:古漢語中引申為潛心修習,如宗教或道德層面的自我提升。例如:“鐘鼓之音使人潛行頓改”。

二、詳細解析

  1. 詞源與演變

    • 最早見于《莊子·達生》“潛行不窒”,描述水下呼吸自如的能力。
    • 《說文解字》将“潛”解釋為“涉水”,後擴展為隱蔽行動。
  2. 使用場景

    • 軍事/偵查:如“潛行者使用狙擊槍執行任務”。
    • 自然描寫:如“獅子在草叢中潛行捕獵”。
    • 文學/哲學:如《史記》中描述地下暗流“鹽澤潛行地下”。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用例或具體場景,可參考《莊子》《韓非子》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潛行的意思

潛行是一個動詞短語,指的是悄悄地行走或移動,盡量不被人察覺。它可以描述人或動物在水中、草叢中或其他隱蔽的地方進行潛移默化的行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潛行的部首是水,共10畫。

來源和繁體

潛行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可以追溯到《莊子·知北遊》一章。在繁體中,潛行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潛行的寫法并不完全一樣。其中一種古代寫法為“潛行”,用的是兩個水的部首旁邊加上相同的字體。

例句

1. 在黑暗中,她潛行穿過森林,不發出任何聲音。

2. 為了避開敵人的注意,士兵們在夜晚潛行前進。

組詞

潛行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潛行者(指進行潛行行動的人或動物)、潛行技巧(描述潛行所需要掌握的技能)、潛行方式(指潛行的方法或方式)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潛行的近義詞包括悄悄行走、隱秘移動等。而與潛行相反的詞彙可以是顯露、公開行動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