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遣信的意思、遣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遣信的解釋

猶傳信。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母 王夫人 在壁後聽之,再遣信令還。” 宋 陳師道 《酬王立之》詩之一:“似憐憔悴兩公客,獨倚東風遣信來。”參見“ 傳信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遣信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複合結構的動詞性短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遣"字在《說文解字》中釋為"縱也",本義為派遣、差使,後引申為發送、消除等義項(《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132頁)。"信"字甲骨文象人言可征之形,《正字通》訓為"符驗",指可驗證的憑證,後特指使者或書信。二字結合構成動賓結構,主要表義類型包含:

  1. 派遣信使:如《後漢書·公孫述傳》"乃遣信迎(隗)嚣"
  2. 發送書信:如《晉書·周浚傳》"遣信至洛"

二、古籍例證 《資治通鑒·漢紀三十三》載:"(光武)遣信送馬援歸隴右",此處指專使護送(《中華書局點校本》第3冊第1423頁)。《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張說《與執政書》雲:"遣信問安",則明确指向書信往來(《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三、用法解析 該詞在語用層面具有三個特征:

  1. 施事主體多為權貴階層
  2. 受事對象包含具體人物或文書
  3. 常見于公文、書牍等正式語體 相關研究可參見王力《古代漢語》動詞章(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該著作系統梳理了此類複合動詞的演變規律。

四、權威出處 《漢語大詞典》"遣"字條第三義項收錄此用法,引《北齊書·司馬子如傳》為書證(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修訂版)。《辭源》第三版"信"字條亦引《世說新語》用例佐證該詞組合(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遣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通過派遣人員傳遞信息或交流意見的行為,核心含義為傳信。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見,現代使用頻率較低。

二、詞源與結構

三、使用場景

  1. 古代通信:如南朝劉義慶記載王夫人“遣信令還”,指通過信使傳達指令。
  2. 文學表達:宋代陳師道詩句“獨倚東風遣信來”,以詩意化方式描述信息傳遞。

四、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日常交流較少使用。近義詞可參考“傳信”“遣使”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查閱《世說新語·文學》及宋代詩詞相關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被單奔投表旌飙飄表曝斥言船艙辭林當顱大小禮貂鹖跌跌蹡蹡罰極槁蘇暍醒攻剝溝眼歸班詭詩龜字國格海東青和通河務歡醼華英艱阨礁灘結宇計功謀利酒旂星酒妪軍官鵕雞巨識沮止考質控制論兩腳規漫戲模放朋讐潛在缲盆啓齒齊眉遒深确拟殺雞取蛋沈整使副石季倫失鞚熟尋鐵籤托風文廕文章憎命相感陷撓習非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