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前銜的意思、前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前銜的解釋

過去的官銜。 唐 楊嗣複 《謝寄新茶》詩:“封題寄與 楊司馬 ,應為前銜是相公。” 宋 黃庭堅 《同世弼韻作寄伯氏在濟南兼呈六舅祠部》:“隻恐使君乘傳去,拾遺今日是前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前銜(qián xián)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演變特征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字源和古代文獻分析,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根據權威詞典及文獻,其釋義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基礎釋義:車馬部件的引申

“前銜”原指古代車馬中位于馬匹口部前方的勒具(如馬嚼子),用于控制方向。《漢語大詞典》記載:“銜,馬勒口也。前銜即系于馬首前的馭具”。後引申為行進方向的引導部分,如《周禮·夏官》中“前驅”一詞的關聯用法,指代隊伍前列的引導者。


二、曆史語境中的抽象化含義

在明清文獻中,“前銜”衍生出官職或地位的象征意義,特指官員出行時儀仗隊中标明身份的前導旗牌或銜牌。例如《明會典》描述官員儀制時提及“前銜清道”,指高舉書寫官職的牌匾為隊伍開道。此用法強調社會地位的顯赫性,常見于曆史文書。


三、現代軍事與儀式術語

現代漢語中,“前銜”保留于特定領域:

  1. 軍事領域:指行軍縱隊最前方的引導單位,如“前銜分隊負責探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
  2. 儀式活動:延續古義,指典禮中手持标識、位于隊列前端的人員或道具,常見于傳統文化複原場景。

引用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ISBN 7-100-01377-2
  2. 《明會典·卷五十九·儀制》(中華書局點校本,2007年)
  3.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軍事科學出版社,2011年)

網絡擴展解釋

“前銜”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指「過去的官銜」。例如唐代詩人楊嗣複在《謝寄新茶》中寫道:“封題寄與楊司馬,應為前銜是相公”,此處“前銜”即指對方曾經的官職頭銜。

  2. 引申含義(成語用法):
    表示某人在職務或社會地位上超越他人。這裡的“銜”特指職位或地位,“前”則強調超越性或前任身份。例如形容某位學者因其成就超越了前輩的學術地位。


二、關于“銜”的補充

“銜”的本義是馬嚼子(橫勒于馬口的金屬器具),引申為:


“前銜”既可直指曆史語境中的舊官職,也可在比喻中表達對他人成就的認可。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哀梨蒸食鼈蓋子筆蘆層壁齒筵川渚寸介調轉蝶使蜂媒低燒凡體範型風花雪夜根子勾填規害害蟲豪放不羁環睨畫圈虎殿灰蓬蓬假定兼顧講修簡諧振動金絲雀籍譽寇逆累稔量能授官獵犬禮失而求諸野旅塵磨軋昵嬖旁澤片言隻語平疇氣母清崇衢衖三千九萬升遷事經適例手影戲誰生暑雪司慎胎位探房塘坳逃伍汙口橫衊香黍小錯笑哄禊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