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寡聞,所聞不廣。《史記·儒林列傳序》:“小吏淺聞,不能究宣,無以明布諭下。”
(2).謂粗淺的見聞。 宋 孫奭 《<孟子正義>序》:“今輒罄淺聞,隨 趙 氏所説,仰效先儒釋經,為之正義。”
“淺聞”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歸類為成語,強調“僅了解表面信息”的語境。但核心含義仍圍繞“見識有限”展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注:以上内容綜合了《史記》、漢典、宋代文獻及現代詞典的釋義。
《淺聞》是指獲得的知識或信息膚淺、不夠深入,隻是初步聽聞、了解的程度。
《淺聞》的拆分部首是水,總筆畫數為10。
《淺聞》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詞彙。其中,“淺”字表示膚淺、不深入的程度,“聞”字表示聽到、了解的意思。
《淺聞》的繁體字為「淺聞」。
在古代,一些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區别。《淺聞》古時候的寫法為「淺聞」。
1. 我對這個話題隻有淺聞,沒有深入了解。
2. 他的淺聞隻是基礎知識,還需要進一步學習。
1. 深淺:表示程度上的差異,深度與膚淺的對比。
2. 談聞:指讨論、探讨。
3. 聽聞:表示通過聽到的消息或傳聞了解到某事。
1. 淺薄:與淺聞的意思相近,都表示知識或見識不夠深入。
2. 善聞:表示對于信息敏感、善于聽聞。
1. 深入:與淺聞相對,表示對某個知識或領域有深入、透徹的了解。
2. 精通:表示掌握某項技能或領域的知識達到高水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