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潛識的意思、潛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潛識的解釋

見識深刻;深識;高見。《三國志·蜀志·谯周傳》:“性推誠不飾,無造次辯論之才,然潛識内敏。”《三國志·吳志·顧邵傳》“ 禮 ( 殷禮 ) 零陵 太守” 裴松之 注引 晉 殷基 《通語》:“ 禮 字 德嗣 ,弱不好弄,潛識過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潛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隱藏在内心深處的智慧或深刻見解,常形容未表露但真實存在的内在認知能力。不同于表層的顯性知識,它強調個體通過積累形成的深層判斷力。

二、詞語構成

由“潛”(深藏、隱藏)和“識”(知識、智慧)組成,二字組合凸顯内在性與深刻性。如《三國志》中“潛識内敏”即描述谯周雖不善言辭,卻具備内在敏銳的洞察力。

三、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史書典籍,如《三國志·蜀志》評價人物時用“潛識”強調其内在智慧,《三國志·吳志》注引《通語》中“潛識過人”則用于褒揚殷禮的深刻見識。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形容:

  1. 不顯山露水的内在智慧
  2. 需要長期積累的深層認知
  3. 關鍵時刻展現的深刻判斷力

五、與“潛意識”的區别

需注意與心理學概念“潛意識”(無意識心理活動)區分。潛識強調有意識積累的智慧,而潛意識屬于無意識心理機制。

可通過查字典()或漢典()獲取更多古籍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潛識——一個深入了解的能力

潛識(qián shí)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分别是“水”和“心”。其中,“水”是指水的本意,代表事物的内在本質;而“心”則代表思想、意識和知覺等心靈活動。因此,潛識指的是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質和内在意義的能力。

潛識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部首:水(shuǐ)+ 心(xīn)

筆畫:水(4畫)+ 心(4畫)

《潛識》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是在古時候形成的。在繁體字中,潛識的寫法與簡化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并沒有嚴格規定潛識的寫法,因為在古代書寫系統中,沒有像現在這樣标準的字形。不過,在古代文獻記載中,潛識的寫法大緻與現代相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潛識的例句:

1. 我們需要有潛識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

2. 隻有具備潛識,才能真正洞察事物的本質。

3. 加強潛識的培養,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一些與潛識相關的組詞包括:潛心、潛移默化、潛藏、潛力等。

與潛識近義詞的一些詞彙有:洞察力、内省、領悟等。

與潛識反義詞的一些詞彙有:膚淺、淺嘗辄止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