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謙》《泰》均《易》卦名。《易·謙》:“《謙》,亨,君子有終。” 孔穎達 疏:“謙者,屈躬下物,先人後己,以此待物,則所在皆通。”爻辭有“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象》傳:“勞謙君子,萬民服也。”又《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象》傳:“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後遂以“謙泰”謂君主能禮賢下士、君臣同心相交。 宋 孔文仲 《制科策》:“陛下固宜法《謙》《泰》之有餘,豈可用《小畜》之不足?”參閱《易·謙》、《易·泰》。
“謙泰”一詞的含義可從字面解析、文化溯源及引申義三個層面綜合理解:
字面構成
文化溯源(核心含義) 該詞源自《周易》卦名組合:
引申與運用
注意:若需引用古籍原文或深入考證,建議查閱《周易》原典及《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工具書。
謙泰是一個詞語,代表着謙虛謹慎和和氣。 它傳達了一種謙遜而自信的态度。
謙泰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讠和水。讠是表示語言的意思,水則代表水波。
根據部首拆分,謙的筆畫數為六畫,泰的筆畫數為八畫。
謙泰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旅獒》中:「君子謙而後能躍,小人躍而後能謙。」其意為謙虛态度是品德高尚的表現。
謙泰的繁體字是「謙泰」。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謙泰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謙在古代寫作「謙」,泰則寫作「太」。
1. 他謙泰的态度讓他得到了衆人的尊重。
2. 大家都喜歡和他一起工作,因為他非常謙泰。
謙虛、謙遜、泰然自若、泰山壓頂、泰然處之
謙遜、謙和、和藹、和善、謙恭
傲慢、自大、驕傲、輕狂、狂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