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箝絡的意思、箝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箝絡的解釋

猶箝勒。比喻控制約束。 清 譚嗣同 《仁學》二十:“及其箝絡久之,胥一鄉皆為所併吞,遂不得不供其奴役,而入租稅于一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箝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箝絡”讀作qián luò,意為通過強制手段進行控制或約束,帶有比喻性質。核心含義與“箝勒”相近,強調用強力限制或束縛。


二、字義拆分

  1. 箝(qián):同“鉗”,指用工具夾住或限制,引申為壓制、掌控。
  2. 絡(luò):原指網狀物(如絲瓜絡),此處比喻通過網狀結構進行束縛或牽制。

三、出處與例句

該詞出自清代譚嗣同的《仁學》第二十篇:

“及其箝絡久之,胥一鄉皆為所併吞,遂不得不供其奴役,而入租稅于一家。”
釋義:通過長期的控制約束,整個鄉被兼并,百姓被迫成為奴役,并向單一勢力繳納租稅。


四、用法特點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語境或相關詞彙,可參考《仁學》原文或漢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箝絡

箝絡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事物被限制、束縛、掣制等意義。

部首和筆畫

箝絡的部首是⺮(竹字頭),兼具象形和指事兩種意義,表示與竹子有關。它由13個筆畫組成。

來源

箝絡的字源可追溯到先秦時期。箝字古代書寫形式為“用竹條束縛”,絡字古代書寫形式為“網”的意思。因此,結合起來形成箝絡一詞,表示被限制或束縛的狀态。

繁體

在繁體字中,“箝”保持不變,“絡”字寫作 “絡”,形狀稍有不同。

古代漢字寫法

在古代,箝字的寫法多樣,例如“竹”字和“束”字的疊加、豎寫的兩個竹字相連等。絡字也有不同的寫法,如“⺸”、“⺹”、“⺺”等。

例句

1. 他因為懷疑他人的動機,常常對自己的行動保持箝絡的狀态。

2. 政府通過一系列措施,成功地箝絡住了犯罪分子的行動。

組詞

箝制、箝默、箝制言論、箝制自由

近義詞

限制、束縛、控制、阻礙

反義詞

解放、解除、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