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腔調的意思、腔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腔調的解釋

1.指音樂﹑戲曲﹑歌曲等的調子。
2.指詩詞文章的聲律格調。
3.指說話的聲音﹑語氣;亦指人動作的模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腔調在漢語中是多義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詞典基礎釋義

  1. 聲調與語氣

    指說話時的聲音高低、節奏及情感色彩。《現代漢語詞典》定義其為“說話的聲音、語氣等”,如“他說話帶着南方腔調”。此義項強調語音特征對語義表達的輔助作用,體現語言的情感傳遞功能。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語言風格或口音

    特指方言或特定群體的發音習慣。例如“京腔”“吳侬軟語”均指向地域性語音系統差異。王力在《漢語語音史》中指出,腔調差異是漢語方言分區的重要标志之一,如入聲字在南北腔調中的保留與消失現象。

    來源:王力《漢語語音史》,中華書局


二、語言學與文化延伸


三、藝術領域的專業化用

在戲曲與聲樂中,腔調指程式化的演唱技法體系:


權威文獻參考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王力.《漢語語音史》. 中華書局, 2014.
  3. 遊汝傑.《漢語方言學導論》(修訂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
  4. 《中國戲曲志》編纂委員會.《中國戲曲志·音樂卷》. 中國ISBN中心, 1999.
  5. 梅蘭芳.《舞台生活四十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7.

網絡擴展解釋

“腔調”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權威資料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音樂/戲曲的調子
    指音樂、戲曲或歌曲中系統的曲調,如梅蘭芳的唱腔特點()。例如京劇的不同流派有獨特的腔調體系。

  2. 語言中的聲音與語氣
    包括說話的口音、語調或語氣,如“山東腔調”指帶有山東方言特色的發音()。此外也指動作、神态的表現方式,如“他走路的腔調很特别”。

二、文學與藝術延伸

  1. 詩詞文章的聲律格調
    在文學創作中,腔調指文章的聲韻、節奏和風格,例如古詩詞的平仄安排()。

  2. 藝術與個人的獨特風格
    在演唱或文學創作中,腔調可指代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如作家畢飛宇的《小說課》提到,腔調是作品個性化的語言風格()。

三、方言與俚語中的引申義

  1. 上海話中的“風度/品味”
    在上海方言中,“有腔調”形容人舉止得體、有格調,類似于北方話的“有範兒”。例如誇贊某人“老有腔調”,即認可其品味或紳士風度()。

補充說明

如需更具體例證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搜狗百科()或文學評論()。

别人正在浏覽...

拜衮年白土伴哥班璘襃妲北地避弟不公財施參市策援長蘇愁慘喘嗽道的應的倒買倒賣悼稚二雅翻譯官貴夥古魯魯見愛蹇足角菱解冠借貣局戲開口磡頭鲙殘麟趾殿流星群龍轉鸾閣溟波弭忘耐熱聘定乾縮人謀三言詩騷學山犀審别神見攝氏食幹使事書鼓鼠駭水利水宿條規挑谑脫檔枉滞午香烏圓顯白小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