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直自遂”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指一個人意志堅定、剛正不阿,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不受外界幹擾。該詞強調堅持原則、不隨波逐流的品質。
詞義拆分
曆史出處
最早見于《東觀漢記·朱晖傳》,描述東漢官員朱晖的剛正性格:“強直自遂,南陽朱季,吏畏其威,民懷其惠。”後《明史·高拱傳》也以“性強直自遂”形容人物性格。
使用場景
多用于褒義語境,如: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或用法,可參考《東觀漢記》《明史》等曆史典籍。
“強直自遂”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意志堅定,行動果決,自己能夠自主決策并積極行動。
這個成語的組成部分為:“強”、“直”、“自”、“遂”。
“強”字的部首是“力”,筆畫數為10畫。
“直”字的部首是“目”,筆畫數為8畫。
“自”字的部首是“自”,筆畫數為6畫。
“遂”字的部首是“辵”,筆畫數為12畫。
“強直自遂”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原先意為志向堅定、行動果斷,就像公鹿展翅迅速前行。
在繁體中,這個成語的寫法為“強直自遂“。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這個成語的寫法為“強直自遂“。
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句子中,例如:“他在面對困難時,總是強直自遂地克服一切困難。”
一些與“強直自遂”相關的組詞有:“自主自立”、“果斷堅定”、“果敢不屈”。
一些近義詞有:“堅決果敢”、“毫不猶豫”、“鐵面無私”。
一些反義詞有:“優柔寡斷”、“猶豫不決”、“憂心忡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