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繦緥 ”。
關于“繦保”一詞的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繦保”是“襁褓”的異體寫法,指包裹嬰兒的布帶或被褥,常用于比喻嬰幼兒時期。其本義與“襁褓”相同,兩字結構均為左右結構,拼音為qiǎngbǎo,注音為ㄑㄧㄤˇㄅㄠˇ。
相關補充
注意:由于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辭海》等工具書進一步核實。
《繦保》是一個傳統的漢字詞語,其意思是保持、維護、守護。
《繦保》由“缶”和“繦”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缶”是由“缶子”演變而來,表示容器。而“繦”則是一個獨立的字形,沒有其他漢字與之類似。
根據《康熙字典》,繦保的總筆畫數是20畫。
《繦保》起源于中國古代,常被用來描述維護、保護、保存等意義。
《繦保》作為一個漢字詞語,在繁體中的寫法仍然是“繦保”,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繦保的字形寫法與現代基本保持一緻。唯一的區别在于字形的演變和書寫風格的不同,并不影響其意義和發音。
1. 我們應該繦保自然環境,保護動植物的生存。
2. 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我們必須繦保勞動者的權益。
3. 子女應該繦保老人的健康和安全。
繦保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詞語,例如:
1. 繦保環境:保護環境。
2. 繦保文化:保護和傳承文化。
3. 繦保公共利益:維護公衆的利益。
與《繦保》意義相近的詞語有:
1. 維護
2. 保護
3. 保存
與《繦保》意義相反的詞語有:
1. 破壞
2. 毀滅
3. 損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