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究的意思、不究的詳細解釋
不究的解釋
[not censure] 不追查;不仔細推求
竊恐詞人不究立言初意,謬信《琵琶》王四之說,因謬成真。——李漁《閑情偶寄·詞曲》
詳細解釋
不追查;不仔細推求。 宋 曾鞏 《尚書都官員外郎王公墓志銘》:“凡姦事雖得有可己者,皆不究。” 宋 範鎮 《東齋記事》卷二:“朝廷但授 庶 試秘書省校書郎,不究其説而止。”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竊恐詞人不究立言初意,謬信《琵琶》 王四 之説,因謬成真。”
詞語分解
- 不的解釋 不 ù 副詞。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單用
- 究的解釋 究 ū 推求,追查:研究。推究。講究。追究。深究。有案必究。 極,到底:究竟(a.到底,如“究究想幹什麼?”b.結果,如“大家都想知道個究究”)。終究。 筆畫數:; 部首:穴;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不究”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但核心意義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基本解釋
- 不追查:指對某事不進行深入追究或審查。例如法律上“有罪不究”表示不追究責任。
- 不仔細推求:指對問題或原因不進行細緻探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提到“不究立言初意”,即不深究本意。
二、用法示例
- 古代文學:
- 《三國演義》第九回:“不究戲愛姬之蔣雄”,指不追究蔣雄調戲愛姬的行為。
- 《紅樓夢》中亦有類似用法,表示對某些行為不予深究。
- 現代語境:
- 法律領域:“免罪不究”指免除罪名且不再追究責任。
- 社會現象:“文化高低也不究”體現對标準或細節的淡化處理。
三、讀音與詞性
- 拼音:存在兩種常見标注,分别為bù jiū(主流讀音)和bù jiù(部分詞典采用)。
- 詞性:通常作動詞或副詞,表示對某事的處理态度。
四、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日常口語中使用較少。其含義與“不查”“不問責”相近,但更強調主動選擇不深入的态度。需注意語境,避免與“不咎”(不責怪)混淆。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典和《閑情偶寄》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究(bù jiū)這個詞的意思是不追究、不考慮、不在意。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前面的部首是“不”,表示否定;後面的部首是“究”,表示追究。它的總筆畫數是9。《說文解字》認為“究”字是從“丨”和“牛”組成的,表示探求事物的本質。在繁體字中,不究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
“不究”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究”字也有追求、研究的意思,而“不”字表示否定。以此推測,“不究”一詞可能在古代即用于表示不追求或不考究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關于“不究”的例句:
1. 對于謠言,我們不能不究。
2. 他對别人的過錯總是心胸開闊,從不計較不究。
3. 這件事發生已久,現在重新提起已經不究了。
一些與“不究”相關的組詞包括:不究事理、不究根究底、不究形迹等。這些詞語都帶有不追求、不考究的意思。
與“不究”意思相近的詞有:不拘一格、不計較、不求甚解等。這些詞語都表達了不受拘束、不計較的态度。
相反的義詞是:究心究細、詳審追究、追根究柢等。這些詞語都強調追求事物本質或深入調查的意義。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