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遷斥的意思、遷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遷斥的解釋

貶斥,放逐。《文選·謝靈運<七裡濑>詩》:“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 李周翰 注:“遷斥,謂貶出也。”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且究問前日史臣,悉行遷斥。” 清 吳偉業 《送何省齋》詩:“無書悼遷斥,有夢傷迢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遷斥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官員因貶谪而被驅逐、流放至邊遠之地。以下是基于權威詞典與古籍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溯源與基本釋義

  1. “遷”的本義:指移動、改變位置(《說文解字》:“遷,登也”),後引申為官職調動,特指降職、貶谪(如《漢書·賈誼傳》:“遷長沙王太傅”)。
  2. “斥”的本義:指驅逐、排斥(《說文解字》:“斥,卻屋也”),在官制中特指革職放逐(如《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免官削爵,遷斥遠方”)。
  3. 複合詞義:兩字組合強化了“因貶谪而遭驅逐”的語義,專指官員被貶至邊遠地區的處罰(《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107頁)。

二、古籍例證與用法解析

  1. 《宋書·顔延之傳》:

    “遷斥積年,崎岖艱阻。”

    此句描述顔延之因觸怒權貴被長期貶谪至偏遠之地,生活困頓(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版)。

  2. 唐代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一身去國六千裡,萬死投荒十二年。”

    雖未直用“遷斥”,但“投荒”即其同義表達,印證貶谪流放的核心含義(《柳宗元集》卷四十二)。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遷斥:貶谪放逐。”

    (來源:漢語大詞典線上版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

    “遷斥:貶官斥逐。”

    (來源:辭源數據庫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指官吏被貶職流放。”

    (實體書第2版,第1246頁)

四、語義延伸與關聯概念

在曆史語境中,“遷斥”常與“左遷”“流徙”“放逐”等詞互文,凸顯古代官僚體系中政治懲罰的嚴厲性。其隱含的空間位移(從中心到邊緣)與身份降格,成為士大夫文學中表達仕途失意的典型意象。


參考資料直接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遷斥”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官員被貶谪或放逐的境遇。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2.字義拆分

3.曆史用例

4.語境與用法

5.近義詞與關聯

總結來看,“遷斥”融合了職位變動(遷)與驅逐(斥)的雙重含義,是古代官僚制度下常見的懲戒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

百總坌溢貶彈鞭影閉門塞戶并夾唱率成王敗寇辰宿尺晷頓斃放乖潑風雷火炮風媚橄榄綠甘洌幹嘔篝石貴長海軍陸戰隊孩乳華爾茲讙頭國揵子景光九烈三貞慷慨就義萪藤口宣臘八蒜兩傷連流流羨美化名列前茅磨跎擰種普測蒲墩兒前此輕呂奇人歧誤趨炎惹是生非騷達奴深緻衰乏水合束勗素屏鐵膽鐵腥通上徹下抟廉推誠接物穩住神兒歊煩小名烋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