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腸挂肚的意思、牽腸挂肚的詳細解釋
牽腸挂肚的解釋
[be deeply concerned] 形容非常挂念,很不放心,特指對親人的牽挂
為了你,日夜牽腸挂肚,廢寝忘餐。——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詳細解釋
見“ 牽腸掛肚 ”。
形容非常挂念,很不放心。《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既然舍人已有了親事,老身去回覆了小娘子,省得他牽腸掛肚,空想壞了。”《紅樓夢》第二六回:“人家牽腸掛肚的等着,你且高樂去!”亦作“ 牽腸挂肚 ”。 康濯 《春種秋收·公社的秧苗》:“那兒的事不知怎麼更叫他牽腸挂肚。”
詞語分解
- 牽腸的解釋 挂念。 元 關漢卿 《謝天香》第二折:“想着俺用時不當,不作周方,兀的喚甚麼牽腸?” 明 葉憲祖 《鸾鎞記·仗俠》:“蒼天鑒知,前途望護持。從此牽腸,從此牽腸,試問重逢甚時。” 清 周亮工 《壽
- 肚的解釋 肚 ù 腹部,胸下腿上的部分,亦指人的腸胃部分:肚子。肚脅。肚皮。牽腸挂肚(挂念,不放心)。 器物下面的中心部分:爐肚兒。 圓而凸起像肚子的:腿肚子。手指頭肚兒。 肚 ǔ 供食用的動物的胃:豬肚子。
網絡擴展解釋
“牽腸挂肚”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釋義
形容對某人或某事極為惦念,内心無法放下,常特指對親人的深切牽挂。例如:“兒行千裡母擔憂,母親總是那個為你牽腸挂肚的人”。
基本信息
- 拼音:qiān cháng guà dù
- 近義詞:憂心忡忡、朝思暮想、心馳神往
- 反義詞:無牽無挂、鐵石心腸、漠不關心
- 英文翻譯:be deeply concerned / feel deep anxiety
出處與用法
- 出處:
- 最早見于元代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三折:“害的俺張善友牽腸割肚”。
- 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中也有引用:“牽腸挂肚,喪魄銷魂”。
- 用法:
- 多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強調情感上的深切關懷。
- 例句:“她獨自在外求學,父母總是牽腸挂肚。”
文化延伸
- 中醫視角:成語中的“腸”“肚”對應消化系統,中醫認為過度思慮會影響脾胃功能,導緻食欲不振或腹脹,需通過調理脾胃緩解牽挂情緒。
注意事項
- 使用時需注意語境,多用于表達對親人或重要事物的牽挂,不宜用于普通場景。
- 若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喻世明言》或《冤家債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牽腸挂肚,一個形容内心痛苦的詞語
牽腸挂肚是一個形容内心痛苦、憂慮不安的詞語,多用來形容因思念、擔心、憂慮等而感到痛苦不堪的心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牽:扌(手部)+ 千(上半部)
腸:⺼(肉部)+ 羊(上半部)+ 川(糾部)
挂:扌(手部)+ 圭(上半部)+又(下半部)
肚:⺼(肉部)+ 又(下半部)
來源
牽腸挂肚最早出現在宋代楊萬裡的詩作中,描述了他因思念所愛之人而感到深深痛苦的心情。
繁體
牽腸掛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肚”的字寫作“胊”,表示腹部的含義。
例句
他的離去讓我牽腸挂肚,日夜思念。
組詞
憂心忡忡、痛心疾首、日思夜想
近義詞
愁坐等、放心不下、耿耿于懷
反義詞
無憂無慮、心安理得、滿不在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