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flunk;fail]
(2)
不夠或達不到标準
(3)
評定 [一個學生]成績不能通過所要求的标準
教師隻讓他的兩個最壞的學生不及格
(4)
證明缺少知識或技巧而不能通過(一項試驗或課程)
他的化學不及格
沒有達到标準或要求。《宋史·張亢傳》:“馬高不及格,宜悉還坊監。”《金史·章宗紀一》:“諸試護衛人須身形及格,若功臣子孫善射出衆,雖不及格,亦令入見。” 清 龔自珍 《<幹祿新書>自序》:“ 龔自珍 中禮部試,殿上三試,三不及格,不入翰林。”《人民日報》1985.2.3:“他隻得仍在經濟管理系,但他不去聽課,結果考試不及格,留了級。”
“不及格”的漢語詞典釋義
“不及格”是現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彙,指未達到規定标準或要求的評價結果,多用于教育、考核等場景。
基本定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不及格”指在考試或評定中未達到最低合格标準。其核心含義為“未達到規定的分數或标準”,常與學業成績、技能考核等關聯。
字義拆解
組合後,“不及格”即“未達到既定标準”,強調結果未滿足預期。
用法與示例
同義詞與反義詞
注意要點
“不及格”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學業或考核評價場景,表示未達到規定的最低合格标準。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指在考試、測試、課程或各類考核中,成績低于預先設定的合格分數線。例如,滿分100分的考試中,若及格線為60分,則59分及以下即為不及格。
詞源與結構
應用場景
相關概念
特殊說明
不同地區/機構對及格線的設定可能不同(如有些國家采用50分制),且部分考核采用“通過/不通過”替代分數制。不及格通常伴隨補考機會,但多次不及格可能導緻留級、取消資格等後果。
阿步幹奔叛殡服禅句弛張重溫初化潨潺大蠶丹紫道署登仙放馬後礮防畛伏氣高級神經中樞鬼路橫民花朵黃花菜猾頭加工廠勦説繼晷焚膏基腳靜邊荊阮飓母開航拉談領盤兒流泝龍膽捋荼呒沒孟博登車謀為不軌末業難忘漰灂瞥見秦篆器人起事卻論攘攘熙熙讪讪扇耀深隍市冊天外同聲杔栌外感内傷穩足無庸置疑五爪金龍骁衛斜挑洩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