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跌倒;翻倒。 漢 王充 《論衡·狀留》:“非唯腹也,凡物仆僵者,足又在上。” 晉 潘尼 《西道賦》:“輪輿颠覆,人馬仆僵。”
“仆僵”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仆僵(拼音:pū jiāng/pú jiāng)指跌倒、翻倒,形容人或物體失去平衡後倒地的狀态。該詞由“仆”(意為跌倒)和“僵”(意為僵硬)組合而成,強調跌倒後身體僵直的狀态。
《論衡·狀留》(漢代王充)
例句:“非唯腹也,凡物仆僵者,足又在上。”
釋義:不僅指人體,所有物體翻倒時,原本在下的部分會翻到上方。
《西道賦》(晉代潘尼)
例句:“輪輿颠覆,人馬仆僵。”
釋義:描述車馬翻倒、人仰馬翻的場景。
部分文獻(如《論衡》)提到“仆僵”可引申為死亡,但此用法較為罕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中的詳細釋義。
《仆僵》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死人倒在地上的形狀,身體僵硬不能動彈的狀态。
《仆僵》的部首是人字旁,拆分後的筆畫數為16畫,其中「仆」有4畫,「僵」有12畫。
「仆僵」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在古代,人們對于死者的狀态和形狀有着特定的形容詞彙,其中「仆僵」就是形容死者身體僵硬倒在地上的狀态。
「仆僵」的繁體字為「僕僵」。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仆僵」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寫法為:「仆」使用的是「亻」作為左邊的部分,其他部分與現代相同;而「僵」的寫法中,下部的「工」字旁為「巠」,上部的「争」為「爭」。
1. 天亮時,她眼睜睜地看着仆僵的母親躺在地上,心中充滿了恐懼。
2. 傑克一夜未歸,第二天早上被發現已經仆僵在家門口。
仆從、仆人、僵硬、僵持、僵直
僵硬、僵直、僵固、僵化
活動、靈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