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潑賊的意思、潑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潑賊的解釋

詈詞。猶壞蛋,壞東西。《水浒傳》第十回:“﹝ 林沖 ﹞大喝一聲:‘潑賊那裡去?’”《水浒傳》第十二回:“你那潑賊,将俺行李財帛那裡去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潑賊”是一個漢語詈詞(罵人的話),主要含義為壞蛋、壞東西,常用于指責對方品行惡劣或行為不端。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潑”:本義為猛力倒水,引申為蠻橫、不講理(如“撒潑”),也形容人兇悍或有魄力。
    • “賊”:原指偷盜者,後泛指品行敗壞之人。
    • 組合含義:兩字疊加,強化貶義,指代“蠻橫無理的惡人”。
  2. 文學出處
    該詞多見于古典小說,如《水浒傳》中林沖曾怒斥仇敵:“潑賊那裡去?”(第十回)、“你那潑賊,将俺行李財帛那裡去了?”(第十二回)。

  3. 結構與用法

    • 結構:均為左右結構的漢字,組合後形成偏正短語。
    • 語境:多用于激烈指責或憤怒場景,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主要保留在文學或方言表達中。
  4. 現代延伸
    當代網絡語境下,“潑”可單獨用于形容人行事果敢(如“潑辣”),但“潑賊”仍保留負面含義,需謹慎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潑賊的意思

《潑賊》是一個漢語詞語。在日常用語中,形容一個人行為放肆,無法無天,甚至有惡意的意思。

部首和筆畫

《潑賊》這個詞的部首是氵(水部),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潑賊》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早在明代就有“潑賴”、“魑魅”等相關詞語。後來逐漸演變為現代的“潑賊”,用于形容行為不端、無法無天的人。

繁體

《潑賊》的繁體字是「潑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潑賊的漢字寫作「潑賊」或「溌賊」。這些寫法在古代文獻中都有所記載。

例句

1. 這個人真是個潑賊,整天搗亂。
2. 小明的鄰居是個潑賊,經常打擾周圍的居民。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潑辣、賊眼、潑冷水、賊喊捉賊
近義詞:潑皮、惡棍、壞蛋
反義詞:守法、守規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