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間斷脫漏處。《素問·解精微論》:“請問有毚愚仆漏之問,不在經者。” 王冰 注:“漏,脫漏也。謂經有所未解者也……仆,猶頓也,猶不漸也。”仆,一本作“ 樸 ”。
“仆漏”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ú lòu,主要含義如下:
指“間斷脫漏處”,即文字、内容或事物中因中斷或不連貫導緻的缺失部分。例如古籍中因傳抄、整理不完善而出現的遺漏。
最早見于《黃帝内經·素問·解精微論》:“請問有毚愚仆漏之問,不在經者。”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其作為成語的比喻義:
“仆漏”的核心含義是間斷性缺失,古代多用于學術文獻領域;部分現代解釋賦予其成語色彩,但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是否適用。
仆漏(pū lòu)是一個雙音節的詞彙,拆分為兩個部首和七個筆畫。它的部首是“亻”和“氵”,分别表示人和水。在拆分筆畫方面,仆漏由一筆的“丨”、兩筆的“㇏”和四筆的“一”組成。
仆漏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中。《詩經·王風·采葛》中有“采葛兮,薄言借兮,受之有福,受之有福。仆漏迺矣。”的句子,其中的“仆漏”表達了河水流淌不盡的意思。這個詞逐漸演變為現代的“漏洞”或“滲漏”的意思。
在繁體漢字中,仆漏的寫法與簡體漢字基本相同,隻是在書寫風格上有些許差别。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仆漏也有一種古代寫法。在《說文解字》中,仆漏的寫法為“用水名,從氵濼聲。相關於農丘,丘上泉下水鬥”。這種寫法突出了“水”的意義,更加強調漏水的涓涓細流。
以下是一些關于仆漏的例句:
1. 他發現了牆角的仆漏,立即修補了起來。
2. 這個水杯有仆漏,你得小心點兒,不要讓水漏出來。
3. 遇到重大戰略漏洞,我們應該立即補齊仆漏,以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
組詞中,與仆漏相關的詞彙包括:滲漏、漏洞、洩漏、滲透等。
仆漏的近義詞包括:滲漏、洩漏。
仆漏的反義詞則是沒有漏洞、沒有滲漏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