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蒲柳之姿的意思、蒲柳之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蒲柳之姿的解釋

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申為早衰。舊時稱自己體質弱的客套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蒲柳之姿”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出自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顧悅與簡文同年,而發早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這裡顧悅以“蒲柳”自比早衰,以“松柏”贊美簡文帝的強健,形成巧妙對比。

用法與語境

  1. 自謙體質:舊時文人常用作客套話,謙稱自己身體柔弱(如“學生蒲柳之姿,愧對厚望”)。
  2. 文學比喻:杜甫詩中“暮齒依蒲柳”“凋喪先蒲柳”均借蒲柳之凋零暗喻衰老或境遇凄涼。

常見誤解

近義與反義

補充說明

成語結構為偏正式(如“之姿”),多作賓語,常見于書面語。需注意其自謙屬性,避免用于評價他人,以免失禮。

若有興趣了解具體典故背景,可查閱《世說新語》原文或相關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蒲柳之姿

《蒲柳之姿》這個詞形容一個優美婉約的身姿或者動态,通常用來形容女性。蒲柳之姿意味着一個人的豐盈曲線和柔美舒展的身姿,給人一種優雅、迷人的感覺。

拆分部首:艹, 木, 一, 日

筆畫:《蒲柳之姿》這個詞一共有11個筆畫。

來源:這個詞的典故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比如《詩經》、《楚辭》等。這些作品中常常描述女性的美麗和婉約,以及一些與自然有關的意象,并以蒲柳和其姿态作為比喻。

繁體:蒲柳之姿的繁體寫法是「蒲柳之姿」。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蒲柳之姿」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相近,但可能存在一些細微差别。

例句:她的優美姿态就像蒲柳之姿,讓人不禁為之傾倒。

組詞:蒲坂,柳條,姿态,美麗。

近義詞:藕臂,梅花,楊柳。

反義詞:僵硬,笨拙,呆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