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蒲柳之姿的意思、蒲柳之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蒲柳之姿的解釋

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申為早衰。舊時稱自己體質弱的客套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蒲柳之姿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成語,其含義與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詞語釋義

    “蒲柳”指水楊,因秋季凋零較早,古人常以其比喻體質柔弱或早衰。《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比喻衰弱的體質”。成語“蒲柳之姿”多用于自謙,形容身體柔弱或未老先衰的狀态,常見于傳統文學與謙辭語境。

  2. 詞源與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此處以蒲柳與松柏對比,凸顯其脆弱特性。後世沿用此意象,如清代袁枚《隨園詩話》中亦用“蒲柳風姿”形容纖弱之美。

  3. 語法結構與用法

    成語屬偏正結構,“蒲柳”修飾中心語“姿”,強調“姿質如蒲柳般柔弱”。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女性自謙體質或容貌,例如:“我不過是蒲柳之姿,怎敢與各位争豔?”(引自《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

  4. 文化内涵

    該成語承載中國古代“以物喻人”的思維傳統,通過植物特性映射人的生理狀态,兼具自然觀察與人文哲思,體現了漢語成語“托物言志”的表達特點(參考《中國成語大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蒲柳之姿”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出自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顧悅與簡文同年,而發早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這裡顧悅以“蒲柳”自比早衰,以“松柏”贊美簡文帝的強健,形成巧妙對比。

用法與語境

  1. 自謙體質:舊時文人常用作客套話,謙稱自己身體柔弱(如“學生蒲柳之姿,愧對厚望”)。
  2. 文學比喻:杜甫詩中“暮齒依蒲柳”“凋喪先蒲柳”均借蒲柳之凋零暗喻衰老或境遇凄涼。

常見誤解

近義與反義

補充說明

成語結構為偏正式(如“之姿”),多作賓語,常見于書面語。需注意其自謙屬性,避免用于評價他人,以免失禮。

若有興趣了解具體典故背景,可查閱《世說新語》原文或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阿細跳月寶辇鼻斤簸蕩薄荷才守恻恻忏摩純誠春勝寸進當行盜天調印哆啰絨扼死風風世世馚馧服賈膈膜管城毛穎貫金石灌錄官牧關升骨邦鬼推磨還忌記功忘過敬老九垓八埏九回絕裾而去豈弟伉行籃脅勞劇鈴铛臨訣滿盤綿裡鐵妙微母權子盤庫牽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上情下達社祭深亮思想内容搜章擿句瑣窗體己話蓪草土圜僞國問卦香水梨小鬥嚣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