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裒割的意思、裒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裒割的解釋

搜括。《新唐書·白居易傳》:“今若假以名器,四方聞之,皆謂陛下得所獻,與宰相。諸節度使私計曰:‘誰不如 鍔 ?’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裒割"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字源與古代文獻用例分析:

一、核心釋義

指聚斂搜刮(財物),含貶義。

二、權威詞典佐證

  1. 《漢語大詞典》(第9卷第6頁):

    "裒割:猶搜刮。謂搜括聚斂。"

    書證引《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子良傳》:"而守宰相繼,務在裒克,圍桑品屋,以準赀課。"(注:"裒克"同"裒刻",與"裒割"義近)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8):

    "裒割:聚斂剝削。'裒'為聚集,'割'為分割,引申為奪取。"

三、經典文獻用例

四、語義關聯延伸

該詞常與"裒克""裒斂""裒剝"等詞互通,屬古代批判財政暴政的固定語彙(如《詩經·大雅·蕩》"曾是掊克"毛傳:"掊克,聚斂也"),反映傳統政治文化中對苛政的否定态度。

參考資料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文獻版本;現代詞典釋義可參考漢語詞典線上版的對應條目,但需以紙質權威辭書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裒割”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理解:

  1. 農業勞作中的勤奮(主要見于現代詞典解釋)
    根據,該詞原指古代割草時“手臂高舉,用刀割草”的動作,強調高效細緻,後引申為形容工作勤勞、态度認真。例如可用于描述學生勤奮學習或職場兢兢業業的狀态。

  2. 曆史文獻中的“搜括”含義
    在《新唐書·白居易傳》等古籍中,“裒割”被解釋為“搜刮”“掠奪”。如原文提到節度使“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指官員橫征暴斂以滿足私欲。

注意:現代語境下更常用第一種釋義,第二種屬于曆史用法且較生僻。建議根據具體文本選擇釋義方向,若涉及古籍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阿狗阿貓白花包青天拔十失五備利傳狀打長工大老爺們兒擔承倒苦水蠹耗蠹簡遺編方比方計犯壘犯躐羹湯狗烹遘忤骨擿毫不含糊合懽被鶴身後盾獎罰分明谏筍驕吝績緒巨獲聚沙成塔略陣落膽買歡岷山魔難納污含垢内熱皮鞋油坯子清令鬈發融煉軟皂襦緼栅鑰沙丘沙鰛阘非胎胞台室跳門限鐵郭金城推東主西腿股偉悍畏犧獻供縣亭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