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牧的意思、頗牧的詳細解釋
頗牧的解釋
(1). 戰國 時 趙國 名将 廉頗 與 李牧 的并稱。 漢 揚雄 《法言·重黎》:“或問 馮唐 面 文帝 ,得 廉頗 、 李牧 不能用也,諒乎?曰:彼将有激也,親屈帝尊,信 亞夫 之軍,至 頗 牧 ,曷不用哉?” 宋 陳善 《扪虱新話·論蘇黃文字》:“與其遠想 頗 牧 ,不若暗合 孫 吳 。” 林學衡 《贈人四首·贈蘇幹寶》詩:“此去先鞭君猛着,中原 頗 牧 好追尋。”
(2).名将的代稱。《新唐書·畢諴傳》:“帝悅曰:‘吾将擇能帥者,孰謂 頗 牧 在吾禁署,卿為朕行乎?’” 明 張居正 《送敕使閱武》詩:“始知 頗 牧 在禁中,何事勞師勤遠略。” 續範亭 《五百字詩》序:“在座諸君,皆為 頗 牧 ,吾人詠歌,願宗 高 魯 。”
詞語分解
- 頗的解釋 頗 (頗) ō 偏,不正:偏頗。頗覆。頗僻。 很,相當地;頗為(唅 )。頗佳。頗久。頗以為然。 姓。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 牧的解釋 牧 ù 放養牲口:牧童。畜牧。牧場。放牧。遊牧。牧民。牧歌。牧群。 治:牧民(治理人民)。 古代治民之官:州牧。 筆畫數:; 部首:牜;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頗牧”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1.本義:戰國名将廉頗與李牧的并稱
- 該詞最初指戰國時期趙國的兩位著名将領廉頗和李牧,兩人以卓越的軍事才能聞名。
- 例如漢代揚雄在《法言·重黎》中提及:“至頗牧,曷不用哉?”即感歎二人未被重用。
2.引申義:名将的代稱
- 後世将“頗牧”作為傑出将領的象征。如《新唐書》中記載唐宣宗稱贊臣子:“孰謂頗牧在吾禁署?”意指“誰能想到名将就在我身邊?”。
- 現代用法中也可泛指各領域才能超群的人物,如續範亭的詩句“在座諸君,皆為頗牧”。
補充信息
- 發音與結構:拼音為“pō mù”,均為左右結構的漢字。
- 相關成語:常與“起翦”(白起、王翦)并稱“起翦頗牧”,合稱戰國四大名将。
“頗牧”的核心含義圍繞“名将”展開,既可特指廉頗、李牧,也可引申為才能卓越者的代稱。實際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頗牧》這個詞源自古代漢語,是一個表示人名或地名的詞語。它的拆分部首為“頁”和“牛”,其中“頁”表示紙張,而“牛”代表家畜牛。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它的筆畫數為12畫。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頗牧」。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頗牧》在古時候很常見,很多文獻和碑刻中都可以找到這個詞。它經常出現在曆史書籍、地理著作以及古代官方文件中。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它的字形變化并不大,基本上保持了相同的形态。
以下是例句:
1. 《頗牧志》記載了古代那片肥沃的牧場。
2. 這座城市的創建者被人尊稱為《頗牧》。
組詞方面,由于《頗牧》是一個人名或地名,它并不常用于組詞。然而,可以根據《頗牧》的意義來找到一些近義詞或反義詞。
近義詞:
1. 牧地:指供畜牧動物放牧的區域。
2. 牛群:表示一群或一些牛。
反義詞:
1. 逃離:表示從某一地區或場所離開。
2. 拜訪:指求見或拜會他人。
綜上所述,《頗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語,它代表了人名或地名。它的拆分部首為“頁”和“牛”,筆畫數為12畫。它在古代文獻和碑刻中頻繁出現,并且保持了其基本字形。繁體字為「頗牧」。它的用法包括在曆史書籍和地理著作中記載有關古代牧場或人名的内容。雖然不常用于組詞,但可以根據其意義找到一些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