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征聘人才,置為僚屬。《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 定保 , 容管 巡官; 曙 , 唐 太學博士……﹝ 隱 ﹞皆辟置幕府,待以賓客。”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詩》:“自此辟置,又薦館職,遂躋侍從矣。”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蓋必許其辟置,則可破拘攣,以得度外之士。”參見“ 辟除 ”。
“辟置”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征聘人才并任命為下屬或僚屬,常見于古代官員選拔人才的語境。該詞強調通過主動招攬的方式将人才納入自己的管理或輔佐團隊。
2. 曆史背景與用法
3. 相關術語
總結
“辟置”反映了古代靈活的人才選拔機制,多用于描述官員自主招攬幕僚或屬官的行為,具有鮮明的曆史語境特征。
辟置指的是遠離、擺脫某種不好的狀态或處境,也可以理解為排除、消除。這個詞常用于描述克服難題、解決矛盾或處理困境。
辟置的拆分部首是辛(辛丑部),其筆畫數為12。
辟置在《康熙字典》中被解釋為“離開,離散”。繁體字為 "闢置"。
在古代漢字中,辟置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變化。例如,辟的古代寫法為 “辟 ”(第二個字是獨立的部分),置的古代寫法為“豖”。
1. 他成功地辟置了過去的錯誤,重新開始了自己的生活。
2. 這個項目面臨着巨大的挑戰,我們需要找到一種辟置困境的方法。
3. 心理輔導幫助她辟置了焦慮和抑郁的情緒。
組詞:辟謠、置辦、調置。
近義詞:排除、消除、克服。
反義詞:留下、維持、保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