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披帙的意思、披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披帙的解釋

打開卷帙。 唐 薛元超 《谏皇太子箋》:“機務之餘,遊心墳籍……披帙橫經,克勤無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披帙”是由“披”和“帙”組成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披:本義為“分開、打開”,如“披荊斬棘”。在“披帙”中,“披”特指展開、打開的動作。
    • 帙:指古代書籍的套子或卷軸,後引申為書籍、卷冊。
      因此,“披帙”字面意為打開書卷,常用來表示展開書籍、開始閱讀或研習的行為。
  2. 用法與文獻例證

    • 該詞多見于古文,如唐代薛元超在《谏皇太子箋》中寫道:“機務之餘,遊心墳籍……披帙橫經,克勤無怠”,形容太子處理政務之餘仍勤勉讀書的情景。
    • 在《聊齋志異·促織》中,“披帙”的動作也被用于描述細緻查找的行為(如“蹑迹披求”),進一步擴展了其語境中的動态含義。

“披帙”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強調打開書籍、專注研讀的狀态,多用于形容勤學或治學的場景,具有文雅、書面的語體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披帙》的意思

《披帙》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披着外衣或者披挂帛書。它通常用來形容穿着華麗的衣服或者将書籍包裹在帛書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披帙》的部首是“衣”和“巾”,總共有14畫。

來源

《披帙》在《說文解字》中首次出現。《說文解字》是一部漢字字典,由東漢時期的許慎編寫,對于解釋漢字的意義和構造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繁體

《披帙》在繁體字中仍然保持相同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披的寫法為「扌/手」加上「皮」,帙的寫法為「巾」加上「比」和「二」,整個字形較為繁複。現代漢字簡化後,寫法變得更加簡單。

例句

1. 他披帙着錦衣華服,顯得格外威風。

2. 書生披帙而行,引來衆人的注目。

組詞

1. 披挂:穿戴華麗的服飾。

2. 披麻帶孝:表示因親屬喪失而戴孝,表示哀悼。

3. 披荊斬棘:形容意志堅定,勇往直前,克服困難。

近義詞

披:穿戴、穿着

帛:絹、絲綢

反義詞

披:脫下、解開

帛:裸露、赤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