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披榛采蘭的意思、披榛采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披榛采蘭的解釋

比喻選拔人材。《晉書·皇甫谧傳》:“陛下披榛採蘭,并收蒿艾,是以 臯陶 振褐,不仁者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披榛采蘭”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為撥開荊棘、采摘蘭花,比喻在艱難環境中選拔人才或追求美好事物。該成語出自唐代房玄齡等人編撰的《晉書·皇甫谧傳》:“陛下披榛采蘭,并收蒿艾”,文中以“蘭”喻指賢才,“蒿艾”代指普通人,體現對人才選拔的包容态度。

從用法上看,該成語多用于褒義語境,既可描述不畏艱難發掘人才的行為,如《古代漢語詞典》例舉其用于贊揚領導者的識人之明;也可引申為在困境中堅持追求理想,例如清代學者王夫之曾以“披榛采蘭”形容文人在亂世堅守節操。

成語結構上,“披”與“采”形成動作遞進,“榛”與“蘭”構成環境與目标的對比,生動展現克服障礙實現目标的過程。近義成語“拔十得五”側重選拔結果,而“披榛采蘭”更強調選拔過程中的努力,這種差異在《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中有詳細辨析。

網絡擴展解釋

“披榛采蘭”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披榛采蘭字面意思是“撥開叢生的荊棘,采摘香蘭”,比喻在艱難環境中精心選拔人才或優秀事物。其中:

出處與典故

最早出自《晉書·皇甫谧傳》:“陛下披榛采蘭,并收蒿艾,是以臯陶振褐,不仁者遠。”。這裡通過“榛”與“蘭”的對比,強調君主選拔人才時應去蕪存菁,包容賢士。

用法與示例

  1. 語法結構:連動式成語,多作謂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2. 示例:
    • 清代譚獻《唐詩錄序》中寫道:“及唐代之作者,導泾分渭,披榛采蘭。”,形容唐代文人篩選、推崇優秀詩歌作品。

擴展說明

注意

個别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勇敢追求目标”,但此說法未見于主流詞典,建議以“選拔人才”為核心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擺簸别愁閉塞不成文法超迹嘲讴馳毫醋海翻波打開澹泊寡欲點試多用途貨船泛唇泛舌芳黃販水客人飛穰風埃奉己逢集耕具光線關西瓜飲寒宦化訓毀龀騞分胡子紮撒交感老鳸量酒遼隧南亞平地樓台僻違竊名侵濫虬髯客人柄人工授精日長至失衡事在人為爽烈淑慧說記梳文栉字鎖锢台曆特敕條紋題破山寺後禅院同路團團轉王軍微賤吾丘子掀轟仙橋小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