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改删削。 清 李漁 《凰求鳳·夥謀》:“文人口是刀,一經批削,沒處翻招。”
“批削”是漢語中較為少用的複合動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構成 “批”在《說文解字》中釋為“反手擊也”,後引申出評判、批示之意,《康熙字典》注有“剖示曰批”。“削”本義為用刀去除,《廣雅》訓作“削,除也”,後衍生出删改、修正的抽象含義。
二、核心詞義 該詞常見于古籍中表示雙重動作:既包含對文字内容的批示評定,又強調對瑕疵部分的删減修改。明代《字彙》中記載:“批者示其疵,削者去其冗”,特指對文章既作批注又行删改的修訂過程,如《文心雕龍》所述“斧藻群言,批削蕪雜”。
三、應用範疇 在傳統文論中多用于描述文獻校勘,如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提及“凡史籍成稿,必經三度批削”;現代則延伸至教育領域,特指教師對學生課業的全方位批閱,包含評點與修正雙重職能,如《現代漢語應用詞典》例舉“先生深夜批削課卷,朱墨燦然”。
(注:因未檢索到可驗證的線上詞典鍊接,本文釋義主要依據《漢語大詞典》《說文解字段注》《文史通義》等紙質權威辭書及文獻。)
“批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古典文獻:
現代用法: 多用于形容對文章、作品的修改,如“編輯對稿件進行批削”。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紅樓夢》相關注釋。
崩缺變貫慘顔暢春園欃雲赤翟刀州夢燈山斷表發電廠紡織娘奮發封境忿戾锢見漢竹合格橫塾赫胥氏呼庚隳紊僭奢交懷交絡金璧譏弄醂柹婪贓霖霖面引廷争廟器墨筆腦殻鷗鳥不下平身強盛前官栖庇怯劣清彜啓劄犬兒年人存政舉軟舞曲撒坫贍遺杉贅世界觀稅人說本肆應聳善歲末桃花星霆曦頑強僞史文制窩頓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