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披露真誠。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披心腹,見情素。”《漢書·蒯通傳》:“臣願披心腹,堕肝膽,效愚忠,恐足下不能用也。”
“披心腹”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pī xīn fù,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指對他人極為信任,毫無保留地袒露内心想法或秘密,形容關系親密無間。
核心内涵
該成語強調人際交往中的坦誠與信任,多用于描述摯友、伴侶等親密關系。通過“披露真誠”,展現雙方在情感或秘密上的深度共享。
出處與典故
用法示例
常用于書面語境,如“吐情素而披心腹”(王褒《四子講德論》),表示以誠意相待。
“披心腹”不僅體現信任與親密,更蘊含中華文化中對人際真誠的重視。如需了解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書》或古代文學典籍。
《披心腹》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将内心深處的秘密、隱情或者真實感情毫無保留地告訴他人,與其心靈相通。
《披心腹》由3個字組成,拆分成為“手”、“月”、“月”。其中“手”是抓取事物的工具,“月”是指夜晚、月亮。
《披心腹》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成公三年》一文中,形容魯國公子成所表現出的真實、坦誠和親近的心态。後來逐漸成為指述真實而深入的感情交流的成語。
《披心腹》的繁體字為「披心膽」。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演變,「披心腹」可以寫作「披心」或者「披心毴」,這些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
1. 他對我披心腹,告訴了我他最深的秘密。
2. 她是我真正的朋友,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對她披心腹。
披露、感情、真實、交流、心事
傾吐心聲、傾訴、傾心、無話不談
含糊其辭、口是心非、言不由衷、外強中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