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核的意思、品核的詳細解釋
品核的解釋
評論;品評。《後漢書·黨锢傳序》:“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宋 歐陽修 《國學試策》之一:“ 劉蕡 述兵農之大略, 微之 以才識而中科,然品覈其言詞,由有司而考第。” 章炳麟 《箴新黨論》:“新黨雖多諂曲,而品覆公卿,裁量執政,猶其所優為者。”
詞語分解
- 品的解釋 品 ǐ 物件:物品。産品。贈品。戰利品。 等級,種類:品名。品類。品色。品位。 性質:品質。品行(妌 )。品節(指人的品行節操)。人品。 體察出好壞、優劣等:品評。品第(品評優劣而定其等級)。品味(品
- 核的解釋 核 é 果實中堅硬并包含果仁的部分:桃核。杏核。 像核的東西:核細胞。核酸。核心(中心)。結核。原子核。核子。核反應。核武器。 仔細地對照、考察:核定。核計。核實。核算。核查。 翔實正确:其文直,其事
網絡擴展解釋
“品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品核”指評論、品評,尤指對人物、事物或言論的細緻考察與評判。例如:
- 《後漢書·黨锢傳序》中“品覈公卿,裁量執政”,意為對公卿和執政者進行評議;
- 宋代歐陽修《國學試策》提到“品覈其言詞”,即對言論内容進行考辨。
二、字義分解
-
品:
- 本義為物品、等級(如“上品”“品類”);
- 引申為品質、德行(如“人品”“品德”);
- 作動詞時表示辨别優劣(如“品茶”“品鑒”)。
-
核(此處讀作hé):
- 原指果實中的堅硬部分(如“桃核”);
- 引申為事物的核心或關鍵(如“核心”“原子核”);
- 作動詞時強調仔細考察(如“審核”“核查”)。
三、用法特點
- 古籍語境:多用于評議人物或政策,帶有批判性,如《後漢書》中士人群體對公卿的直言評議。
- 現代延伸: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曆史或文學讨論中,指系統性的分析評價。
四、相關辨析
- 近義詞:品評、評議、裁量。
- 注意:不宜與“品鑒”(側重鑒賞)或“審核”(側重檢查)混淆,其核心在于通過考察提出判斷。
總結來看,“品核”強調通過細緻分析進行價值判斷,兼具“品”的等級劃分與“核”的嚴謹考察雙重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品核的意思
品核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對事物好壞、優劣的評判和鑒别,也可以指嘗試試用來區分物品的本質和特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品核的部首為口(kǒu),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品核的字義延續了古代屈原所著《離騷》中的一句話:“品核之極,至矣。”在這裡,品核的意思是評判物品的好壞。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現代意義中的對事物進行評判和鑒别。
繁體
品核的繁體字為「品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品核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結構沒有變化。例如,在《說文解字》中,品核的字形為「每心二水、二帚,各井下之鼎塗之理也」。
例句
1. 他對美食有很高的品核,總能品嘗出食物的精妙之處。
2. 我們在購買商品時應該有良好的品核,不要被華而不實的外表所迷惑。
組詞
1. 品味:對事物的品質進行鑒賞和評價。
2. 核心:事物的中心或要點。
近義詞
評鑒、辨析
反義詞
混淆、模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