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倚天。 唐 駱賓王 《兵部奏姚州破賊設蒙儉等露布》:“崇巒切漢,若登藏寳之山;絶壑憑霄,似瞰封泥之谷。”
“憑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字面含義
指“倚天”,即高聳接近天際,常用于描繪自然景觀的壯麗。例如唐代駱賓王在《兵部奏姚州破賊設蒙儉等露布》中寫道:“絶壑憑霄,似瞰封泥之谷”,形容險峻的山谷仿佛直抵雲霄。
詞源與用法
由“憑”(依靠、憑借)和“霄”(天空)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依托天空”,多用于文學作品中增強畫面感。
部分詞典将其視為成語,比喻憑借非凡的才能或膽識超越常人。例如:“他憑霄之志,終成一番事業。” 此用法源自古代神話中仙人飛升的意象,強調個人能力與抱負的卓越。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唐代詩文相關文獻。
憑霄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憑借着天空。下面來仔細解析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憑霄的部首分别是凵和雨。凵是一個手掌的形狀,表示取物的意思;雨是表示雨水的意思。憑霄的第一部分憑,是由右邊的凵組成,表示憑借、依靠的意思。憑的總計有5畫。
憑霄的第二部分霄,由左邊的雨和右邊的肖組成。雨表示雨水,肖表示天空。霄的意思是天空的高處。霄的總計有17畫。
至于憑霄這個詞的來源,憑的意思是依賴、依靠,而霄的意思是高處的天空。憑霄指的是借助天空的高處進行觀察、考察的意思。
憑霄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如下:
憑霄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和現代字體有所不同。在古代,憑的字形是“侹”,而霄的字形是“髇”。
以下是關于憑霄這個詞的一些例句:
1. 他憑霄遠眺,見到了遠處的山水美景。
2. 我們需要憑霄的眼光來判斷事情的真相。
一些相關的組詞有:憑空、憑借、憑證。
憑空的意思是毫無根據地、沒有事實依據地。憑借的意思是依靠、借助。憑證則是可以作為證明的物品或文件。
憑霄的近義詞是憑空、一覽無餘、登高望遠。憑空和憑霄的意思相似都是指未有依據,但憑空更強調的是無憑無據;一覽無餘和憑霄都表示可以一目了然見到全部或大部分的景象;登高望遠則是指登高以便可以遠遠望見景象。
憑霄的反義詞是不借助天空、不憑依、不能觀察或考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