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評頭論腳”。亦作“ 評頭論足 ”。1.評論婦女的容貌。《大馬扁》第四回:“隻見各妓紛紛應酬, 康有為 也忘卻方才所發的議論,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個好顔色,那個好态度,評頭品足。” 聶绀弩 《體貌篇》:“女演員,女招待,女向導,都與體貌直接有關,其被評頭品足,理之當然。”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七:“她們的眼睛老瞅着新娘,有時也看看新郎,她們肩挨着肩,手拉着手,評頭論腳,叽叽嘈嘈地小聲地吵嚷個不休。”
(2).喻對人對事說長道短,多方挑剔。 孫犁 《秀露集·悼念李季同志》:“作家、詩人,自己雖無領導才幹,也無領導興趣,卻常常苛求于人,評頭論足。” 楊朔 《王祿小記》:“每逢見到我這個被他稱做‘喜歡評頭品足的文人’,也愛說長論短,告訴我許多事情。”
“評頭品足”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聊齋志異》《大馬扁》等文獻。
《評頭品足》是一個成語,意為仔細地審查事物的外貌和内在品質,以達到全面了解和評價的目的。
《評頭品足》的拆分部首是“讠”(讠是偏旁部首,表示語言相關的意思),并且可以拆分為8個筆畫,包括“彡”(彡是一個字的左邊部分)和“冖”(冖是一個字的上面部分)。
《評頭品足》最早出現在明代徐渭的文章中,他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他對詩詞的批評要求。後來,這個成語也被用來形容對物品、事物進行全面評價的行為。
《評頭品足》的繁體字形為「評頭品足」。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時候「評」字也可以寫作「評」,意思是一樣的。
他對這件事情的了解非常詳細,可以說是對其「評頭品足」。
評價、口吐珠玑、細品、細膩品質
細細品味、賞析、鑒賞、詳盡分析
淺嘗辄止、粗心、敷衍了事、草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