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prawling forth]∶指說話寫文章不加修飾,隻是把意思叙述出來
不用美麗的字眼,不用巧妙的做法,平鋪直叙,說了下去。——魯迅《南腔北調集》
(2) [trite]∶表達、論述或觀點平庸乏味;使用陳言套語
詩人不僅可以平鋪直叙,也可以誇大其辭
說話或寫文章時把意思平直而不加修飾地叙述出來。 清 李漁 《風筝誤·糊鹞》:“詩書庸腐文章闆,平鋪直叙沒波瀾。”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一》:“寫法的确不過平鋪直叙,但到處是刺。” 巴金 《春》五:“ 周氏 雖然隻是在平鋪直叙地說話,但聲音裡卻含了一點不滿。”
“平鋪直叙”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píng pū zhí xù,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中性或褒義用法
在需要客觀陳述的場合(如學術寫作、新聞報道),平鋪直叙能準确傳遞信息,避免歧義。例如:
這份報告平鋪直叙地記錄了實驗數據,便于讀者理解。
貶義用法
在文學創作或需感染力的場景中,平鋪直叙可能顯得枯燥單調。例如:
小說情節雖完整,但平鋪直叙的寫法讓故事缺乏吸引力。
若需進一步了解如何平衡直白與生動的表達技巧,可參考寫作類書籍或課程。
《平鋪直叙》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以簡明扼要、直截了當的方式陳述事實或情況,不添加過多修飾或誇張。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叙述方式直接而且直截了當。
《平鋪直叙》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平》的部首是“幹”,總筆畫數是5畫;《鋪》的部首是“钅”,總筆畫數是11畫。
《平鋪直叙》是中國古代文學家劉勰所著的《文心雕龍》中的一個成語。它是劉勰在書中解釋文學結構的一種方法時提出的。在繁體字中,《平》和《鋪》的寫法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會有些許不同。然而,《平鋪直叙》這個成語的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1. 這篇文章《平鋪直叙》,讓人一目了然。
2. 他的陳述風格總是非常《平鋪直叙》,不喜歡使用花哨的修辭手法。
1. 平心靜氣:保持平和的心态。
2. 鋪天蓋地:形容聲勢浩大。
3. 直截了當:直接而沒有拐彎抹角。
1. 簡潔明了:簡單明白,沒有冗餘。
2. 直截了當:直接而不繞彎子。
3. 一針見血:形容言辭直接切中要害。
1. 東扭西倒:形容言語或行為拖泥帶水。
2. 高談闊論:形容言論文辭雄辯有枝節錯綜複雜。
3. 迂回曲折:形容言辭或行為不直接,繞道而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