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瓶罍之恥的意思、瓶罍之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瓶罍之恥的解釋

1.見"瓶竭罍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瓶罍之恥”是漢語中源自《詩經》的典故性表達,出自《小雅·蓼莪》篇“瓶之罍矣,維罍之恥”,字面指小瓶(瓶)與酒罍(罍)的容量懸殊,小瓶無法注滿大罍,暗喻“力不能及”的無奈與羞愧。這一成語的核心含義包括兩方面:

  1. 能力與責任失衡的羞愧

    原典以瓶罍為喻,形容子女因貧困或能力不足,無法盡孝奉養父母的愧疚感(《毛詩正義》)。例如《晉書·孝友傳》載王裒讀《蓼莪》而悲,即是對此意的延伸。

  2. 泛指資源匮乏的困境

    後引申為因客觀條件限制導緻無法履行職責的恥辱感。明代朱載堉《醒世詞》用“瓶罍之恥”描述士人清貧難以為生的境況,即屬此用法(《漢語大詞典》第7冊)。

該成語的現代釋義可概括為:因自身能力不足或環境所限,無法完成應盡義務而産生的羞恥感,常用于文學表達或倫理讨論。其語義層次既包含個人道德自省,也涉及社會資源分配的反思。

網絡擴展解釋

“瓶罍之恥”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析:

1.基本含義

該成語原指因未能盡責或互助而感到愧疚,後引申為對自身或他人品行不端的羞恥感。其核心與“瓶竭罍恥”相通。

2.出處與典故

源自《詩經·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維罍之恥。”

3.引申含義

4.用法與示例

5.注意區分

部分詞典将其簡化為“瓶竭罍恥”的同義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責任還是品行問題。

建議參考《詩經》原典及權威注釋(如漢典、滬江詞典)以準确理解其古典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描飽經世變辯法鼻子眼兒搏刀材士練兵逞刁弛高骛遠丑話出腹促杵粗話丹山導輪點景東高止山脈鬥殺礬仔覆伏傅相凫子歌扇構拟诃砭宏略惶惕嬌婦夾膝極目遠望笄女積竹杖琅铛隸事馬祭鳴岐判然不同彭月衾纩虬盤齊纨魯缟痊較熱中人肉台盤入款三不時澀悶蛇影杯弓輸捐死氣沉沉跳雞模同族頭箍外儒五戊項領成挦綿扯絮逍遙館謝啟稀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