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山名。其山如屏,故稱。 唐 柳宗元 《柳州山水記》:“南有山,正方而崇,類屏者曰 屏山 。”
(2).如屏之山。 宋 陳岩肖 《庚溪詩話》卷下:“千裡故鄉,十年華屋,亂魂飛過屏山簇。” 明 高明 《琵琶記·官邸憂思》:“歸夢杳,繞屏山煙樹,那是家鄉。”
(3).指屏風。 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撲蕊添黃子,呵花滿翠鬟,鴛枕映屏山。” 宋 歐陽修 《蝶戀花》詞:“枕畔屏山圍碧浪,翠被華燈,夜夜空相向。” 清 納蘭性德 《玉連環影》詞:“掩屏山,玉鑪寒,誰見兩眉愁聚倚闌幹。” 清 龔自珍 《太常行》詞:“月子下屏山,算窺見瑤池夢還。”
“屏山”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詳細解釋:
地理名稱
指山體形狀如屏風的山峰,多見于地名。例如: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比喻為“如屏風般的山巒”或“連綿山景”,例如:
實物指代
部分文獻中借指屏風,如:
補充說明:該詞在不同語境中需結合具體文獻分析。若涉及地名,建議參考權威地理資料(如福州屏山詳情可查看);若為文學賞析,需聯繫上下文意境。
屏山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有二個字,分别是“屏”和“山”。下面将對這兩個字進行詳細介紹。
屏字含有四個筆畫,是一個由“屍”和“平”兩部分組成的漢字。作為一個繁體字,屏字的寫法并沒有發生過大的變化。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屏字的結構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都是由屍旁加上“平”字旁構成。
山字含有三個筆畫,是一個由“廠”和“⺆”兩部分組成的漢字。在繁體字中,山字的寫法與現代的寫法基本一緻,沒有太大的區别。而在古代的寫法中,山字的上面通常有一條橫線,表示山峰,這也是山字寫法的一個特點。
屏山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确,它是指屏風和山景的結合。屏風是一種用于遮擋或分隔空間的家具,通常用于居室内部。屏風的使用可以使空間更加隱私,并且還可以起到裝飾作用。而山景則代表了山脈、山峰等大自然的景觀。屏山一詞的組合就是将屏風和山景結合在一起,表示在屏幕上展示或欣賞山景的意思。
繁體字中的“屏山”寫作“屛山”,拆分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并沒有直接出現“屏山”一詞,但類似的詞語有“屏風山”等。例如《南史·宗炳傳》中就有“屏風山”一詞,“飛石雨過如屏風山”。
以下是“屏山”的一些例句:
1. 這幅畫上的屏山景色令人陶醉。
2. 在電視上欣賞屏山畫面的感覺非常美妙。
與“屏山”相關的組詞有“屏風”、“山峰”等。
近義詞:山屏
反義詞:蕩山(平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