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滔蕩的意思、滔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滔蕩的解釋

(1).廣大貌。《楚辭·劉向<九歎·遠逝>》:“波淫淫而周流兮,鴻溶溢而滔蕩。” 王逸 注:“滔蕩,廣大貌也。”《文選·曹植<贈丁翼>詩》:“滔蕩固大節,世俗多所拘。” 李善 注引《淮南子》:“使神滔蕩而不失其充。” 李周翰 注:“滔蕩,大皃。”

(2).激蕩;波動。《文子·九守》:“故耳目淫于聲色,即五臟動搖而不定,血氣滔蕩而不休,精神馳騁而不守。”《呂氏春秋·音初》:“流辟誂越慆濫之音出,則滔蕩之氣、邪慢之心感矣。” 清 袁于令 《西樓記·檢課》:“這是桑間調,水面腔,宣淫啟亂靡靡響,好付梨園供歌唱;豈堪清廟明堂賞,怎值把精神滔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滔蕩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滔”與“蕩”二字組合而成,其含義可從本義與引申義兩個層面解析,常見于形容水勢或聲勢的宏大狀态。

一、本義:形容水勢浩大奔湧

“滔”本指大水彌漫、洶湧澎湃,《說文解字》釋為“水漫漫大貌”;“蕩”有廣闊、流動、搖動之意。二字結合後,“滔蕩”核心指水流盛大、波瀾壯闊的景象。例如:

江水滔蕩,奔流不息,如萬馬奔騰般席卷而下。

此用法突出水勢的雄渾與不可阻擋之勢,常見于描寫江河湖海的動态場景。

二、引申義:比喻聲勢浩大或時間流逝

  1. 聲勢浩蕩

    由水勢引申至抽象事物的規模或氣勢,如人群、思潮、音樂等具有磅礴恢弘的特質:

    革命浪潮滔蕩,席卷了整個時代。

    鐘鼓之聲滔蕩,響徹雲霄。

  2. 時間綿長流逝

    古漢語中偶見以“滔蕩”喻指時間如長河般奔流不息:

    歲月滔蕩,倏忽千載。(形容時光漫長且不可逆)

三、用法與語體特征

“滔蕩”屬書面語詞彙,具文學色彩,多用于詩文或正式描述中。其詞性為形容詞,可作謂語(如“波濤滔蕩”)或定語(如“滔蕩的洪流”)。需注意與近義詞“浩蕩”的差異——“滔蕩”更強調動态的洶湧感,而“浩蕩”側重空間上的廣闊。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6卷,第8頁,“滔蕩”詞條釋為“大水奔流貌;形容聲勢宏大”。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第1265頁,“滔”字釋義關聯“大水彌漫”,印證其水勢本義。
  3.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蕩”字條目,釋“搖動;廣闊”義項,支撐複合詞引申邏輯。

網絡擴展解釋

“滔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形容事物宏大或激蕩
    指水勢、聲勢等浩大猛烈,也可用于情感或事物的劇烈波動。例如:“滔蕩的江水”形容水流洶湧,而“情感滔蕩”則指情緒激蕩。

  2. 字義分解

    • 滔:本義為“大水彌漫”,如“白浪滔天”。
    • 蕩:包含“搖動”“洗滌”“放縱”等意,如“蕩槳”“滌蕩”。

二、詳細解釋與出處

  1. “廣大貌”
    源自《楚辭·九歎·遠逝》:“鴻溶溢而滔蕩”,王逸注“廣大貌也”。曹植《贈丁翼》詩中“滔蕩固大節”亦用此義,強調宏大、不受拘束的意象。

  2. “激蕩;波動”
    《文子·九守》提到“血氣滔蕩而不休”,描述生理或情感的劇烈波動。《呂氏春秋·音初》則用“滔蕩之氣”指代因音樂引發的情緒激蕩。


三、用法與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楚辭》《文子》等原文(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挨脫菴舍晻曀逼尖禀聖不世之業嘲噱城垛口癡魔沖衿春山如笑初昕粗飼料待月西廂道具道隅頂皮兒東偏傅着趕羊拱棚跪辭合扇互生猳國捷剟精神滿腹燼餘潰爛連序六籍冥追孽裔凝瑛剽蹂帡幪丕揚鋪戶恰意青環勤謹瓊珍鵲潢寶扛釋部疏棄擡眼袒開踏撬騰降天青脫囊文章二百年握發吐飧五人墓相墓小商人暇閑習定系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