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包的意思、套包的詳細解釋
套包的解釋
[callar for a horse] 套在牲口脖子上,防止套繩下滑的的皮革制成的包
詳細解釋
方言。馬具。用玉米包6*皮編制的橢圓套圈,外面用布裹着,套在牲口脖頸上以備拉車、推磨之用。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三:“往年光分一腿馬,連車帶繩套,還有籠頭、銅圈、嚼子、套包,啥啥都沒有。” 高玉寶 《高玉寶》第一章:“一進了 周 家門,就象被戴上了套包、籠頭的騾馬,一年到頭沒白黑的幹。”
詞語分解
- 套的解釋 套 à 罩在外面的東西:褥套。手套。外套。 加罩:套褲。套袖。 重疊的:套版。套耕。套種(恘 )。 裝在衣物裡的棉絮:被套。 同類事物合成的一組:一套制服。套路。套數。套曲。配套。 模拟,照做:套用。套語。生搬硬套。 用繩子等做成的環:牲口套。圈套(喻陷害人的布置)。 栓系:套車。 用謊騙取:套取。套購。套彙。 河流或山勢彎曲之處(大多用于地名):河套。連環套。 筆畫數:; 部首:大; 筆順編號
- 包的解釋 包 ā 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裝。包餃子。 包好了的東西:郵包。背(坕 )包。 裝東西的袋:書包。皮包。 容納在内,總括在一起:包括。包舉(總括)。包容。包涵。包羅萬象。無所不包。 總攬,負全責:包銷。包攬。 保證:包賠。包在我身上。 約定的,專用的:包飯。包工。 圍:包圍。包剿。 一種帶餡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兒。 身體上腫起的疙瘩:膿包。 姓。 筆畫數:; 部首:勹;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套包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套包”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主要含義(馬具)
指套在牲口(如馬、驢、騾)脖頸上的橢圓形工具,用于拉車或推磨時固定套繩。其特點包括:
- 結構:橢圓套圈設計,内填充棕、糠等柔軟物,外層用皮革或布料包裹,兼具舒適性與耐用性。
- 用途:防止套繩下滑,分散牲口受力,避免頸部磨損。
- 地域性:方言中又稱“套頭”“套項”。
二、其他含義
- 成語引申(較少見):
在個别語境中可表示“被欺騙”,如“他做生意遭人套包”。但此用法非主流,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三、例句參考
- 傳統農具:“老農給騾子戴上布制套包,準備拉磨。”
- 現代生産:“工廠為保護馬匹,改良了套包填充材料。”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方言用法,可參考、2、3的原始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套包的意思
套包是一個常用于描述一種物品的詞語,它指的是一種由多個組成部分組合而成的整體。通常,套包由一些可以相互包含或者套進的物件組成,以便更方便地攜帶或儲存。
拆分部首和筆畫
套包的拆分部首為“大”(大包子是另一種含義),總共有6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套包”一詞源自于漢語,沒有繁體字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套包”采用了不同的寫法,如“套袋”、“推袋”等。隨着時代的演變,現代漢字“套包”逐漸形成并被廣泛使用。
例句
1. 媽媽給我買了一個新的套包,裡面有書、鉛筆和橡皮擦。
2. 我的行李都放在一個大套包裡,非常方便。
3. 這個套包是特别設計的,可以放置電腦和文件夾。
組詞
套具、套裝、套衫、套房、套車、套索
近義詞
包裹、袋子、容器、攜帶物品
反義詞
分散、解開、分離、散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