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谪的意思、袒谪的詳細解釋
袒谪的解釋
露出皮肉挨打。 漢 王充 《論衡·自紀》:“書館小僮百人以上,皆以過失袒謫,或以書丑得鞭。”
詞語分解
- 袒的解釋 袒 ǎ 脫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袒露。 不公正地維護一方:袒護。偏袒。左袒。 筆畫數:; 部首:衤; 筆順編號:
- 谪的解釋 谪 (謫) é 譴責,責備:衆人交谪。 封建時代特指官吏降職,調往邊外地方:谪遷。谪降(刵 )。谪戍。谪居。貶谪。 變異:“庚午之日,日始有谪”。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袒谪”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理解: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露出皮肉挨打”,多用于描述古代體罰或責罰的場景。
- 構詞解析:
- 袒(tǎn):本義為脫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如“袒露”;引申為偏袒、維護(如“袒護”)。
- 谪(zhé):原指官吏被降職或貶谪(如“貶谪”),也包含責備、處罰之意(如“衆人交谪”)。
2.文獻例證
- 該詞可見于漢代王充《論衡·自紀》:“書館小僮百人以上,皆以過失袒谪,或以書丑得鞭。”
此句描述書館中的孩童因犯錯被脫衣責打,或因書寫潦草遭鞭笞,印證了“袒谪”與體罰的關聯。
3.使用場景
- 主要用于古代教育、刑罰等場合,強調公開受罰的懲戒性質。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屬于生僻詞。
4.補充說明
- 部分詞典(如漢典)标注該詞為“網絡解釋”,說明其傳播可能依賴古籍或學術考據。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論衡》等漢代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袒谪》的意思
《袒谪》一詞是指公開或公然地處分或譴責某人或某事,通常帶有貶義和批評的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袒谪》的拆分部首為“衣”和“讠”,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袒谪》一詞的來源于古代《詩經·大雅·蕩》中的一句:“無念爾祖,聿修厥德。”其中,“聿修厥德”即為“袒谪”的原意。
繁體
《袒谪》的繁體字為「袒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袒谪」的寫法可能會有些差異,常見的寫法有「袒謫」、「袒褶」等。
例句
1. 他因為批評政府的不公,遭到了袒谪。
2. 這篇文章袒谪了社會中的一些不良現象。
組詞
袒扶、谪戍、袒免、谪戮、袒庇
近義詞
指責、譴責、處罰、責罵
反義詞
表揚、褒獎、稱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