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檀印的意思、檀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檀印的解釋

檀香。 前蜀 貫休 《桐江閑居》詩之三:“靜室焚檀印,深爐燒鐵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檀印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檀印指以檀木為材質制作的印章。檀木因木質堅硬、紋理細膩且自帶香氣,自古被視為印章雕刻的高檔原料。《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檀香木刻制的印章”,強調材質與功能的結合。

二、材質與工藝特征 古代檀印多選用紫檀、綠檀等名貴木材,經陰幹、打磨、篆刻等工序制成。據《古代器物考》記載,檀木印章因耐腐性佳,能長期保存印文,故常用于官方文書或文人書畫的钤印。

三、使用場景

  1. 官方文書:明清時期地方官員常備檀印作為身份憑證
  2. 文人雅士:書房用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清代《文房四譜》提及“檀印貯于錦匣,取用有儀”
  3. 宗教儀式:佛教典籍中載有檀印用于經卷封印的記載。

四、文化内涵 檀印承載着“君子比德于玉”的象征意義,其香氣被視為高潔品格的物化體現。宋代《印史》特别強調“檀印之雅,在其質亦在其德”,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器物精神屬性的追求。

網絡擴展解釋

“檀印”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含義,需結合文獻來源區分解讀:

  1. 佛教典故中的成語(tán yìn)
    源自佛教故事,指善行的長久印證。傳說檀印幫助修建寺廟并刻名,寺廟損毀後其名仍存,比喻善舉被永久傳頌。現代多用于褒揚值得銘記的善行,強調行為的精神傳承性。

  2. 詩詞中的名詞指代(tán yìn)
    在文學作品中特指檀香。如五代詩人貫休《桐江閑居》詩句“靜室焚檀印”,此處“檀印”與焚香場景關聯,代指香料。此類用法多見于古典文獻,現代較少使用。

注意:低權威網頁提到的商标含義缺乏廣泛認可度,建議以權威詞典解釋為準。若需引用,請優先參考佛教典籍或詩詞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犇辏遍地開花秉正臂彎必先波浪鼓補導草賢谄诳橙丁春節除堂道署燈語二婚郎方單風清弊絕蓋然判斷關署耗耗禾坪畫材話碴懷真黃離悔悖惠鈔卉裘禍亂甲庫蹇厄嬌女揭老底舉世無敵考立闊論流俗龍絲呂氏門觀弭戢難駁逆指犯顔棄文就武驅合區脫宂委桑耳生介首務檀木靴檀香扇騰迹瓦溝問心無愧物理學家武員霞采鄉縣燮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