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炭窯的意思、炭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炭窯的解釋

[charcoal kiln] 用來燒制木炭的爐子或加熱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炭窯,指專門用于燒制木炭的窯爐或設施。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與結構

  1. 基本釋義

    炭窯是由窯體、火膛、煙道等構成的封閉式建築,通過高溫缺氧環境使木材幹餾炭化,最終制成木炭。其核心功能是将木材轉化為燃料用炭,常見于山林地區。

  2. 工藝特征

    傳統炭窯采用磚石或黏土砌築,内部填充木材後密封窯門,通過控制通風量實現不完全燃燒。炭化過程需持續數日至數周,期間木材中的揮發分逸出,留下高碳含量的固體燃料。


二、曆史應用與文化背景

  1. 古代工業作用

    炭窯在中國古代冶金、制陶等領域至關重要。例如《天工開物》記載:“爐中熾鐵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印證木炭在傳統冶煉中的不可替代性。

  2. 民俗與地域特色

    南方山區(如浙閩贛交界)至今保留“炭窯文化”,窯工群體形成獨特行規與技藝傳承體系,相關方言詞“炭窠”“炭壟”均指向炭窯生産場景。


三、現代意義與技術演變

  1. 生态轉型需求

    因傳統炭窯排放污染,現代多改造為環保型連續式炭化爐,通過回收可燃氣體降低污染,符合清潔生産标準(GB/T 35816-2018)。

  2. 文化遺産價值

    現存炭窯遺址(如北京門頭溝“炭廠村”古窯群)已被納入工業遺産保護名錄,見證中國古代能源利用智慧。


權威參考文獻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天工開物·五金篇》 明·宋應星
  3. 《中國民俗大系·浙江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4. 《林業生物質熱解技術規範》 國家标準
  5. 《北京工業遺産名錄》 北京市文物局

網絡擴展解釋

炭窯是用于燒制木炭的傳統設備,其定義、構造及功能可綜合如下:

  1. 基本定義
    炭窯又稱“土窯”,是一種通過高溫炭化木材以生産木炭的設施,結構與磚窯類似。其核心功能是将木材在缺氧條件下加熱分解,最終形成木炭。

  2. 構造與類型

    • 材料:常見形式包括就地挖掘的土窯,或用磚、水泥砌築的固定窯。
    • 分類:按規模可分為單窯或連窯;按用途分,土窯多用于燒制黑炭,石窯則用于白炭。
  3. 工藝特點
    傳統炭窯需分階段控溫,部分工藝(如鈞瓷燒制)會采用“雞窩窯”形式,分素燒(約1000℃)和釉燒兩次完成,燃料多為煤渣(藍炭)。

  4. 擴展說明
    炭窯的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早期多用于生活燃料,後逐漸應用于陶瓷等手工藝領域。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燒制流程或地域性差異,可參考相關行業文獻或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良除暴傲桀遍疊毖勅嬖女殘更抄數瞠目舛馳當賣道邊苦李短褐穿結二郊燔祭感生帝高齒屐根連株逮鈎子麻糖歸類顧委邯鄲夢猾長懽燕彙費賄讬艦日徼取介入潔言汲汲營營進衆狼奔鼠竄牢扉力農龍巾鸾回鳳翥綸旨茫蕩米錦怒步譜兒奇筆侵敺去來今曲線闆讱言散言設法視印守樸水潑不進署攝擻抖抖隤缺屯阨沃瘠五态遐迥限制行為能力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