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論品評。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謝 與 王 叙寒溫數語畢,還與 羊 談賞, 王 方悟其奇,乃合共語。”《北齊書·邢邵傳》:“﹝ 邢邵 ﹞性好談賞,不能閑獨,公事歸休,恒須賓客自伴。”《南史·謝靈運傳》:“﹝ 謝靈運 ﹞既自以名輩,應參時政,至是唯以文義見接,每侍上宴,談賞而已。”
“談賞”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談論品評,常用于描述對事物或觀點的讨論與鑒賞。以下是詳細解釋:
“談賞”由“談”和“賞”兩字構成: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例如:
“談賞”多用于描述古代文人雅士對文學、藝術或時事的交流,如詩詞品鑒、書畫賞評等,帶有一定的文化意蘊。
現代語境中,該詞可引申為對某一領域(如文學、藝術)的深入探讨與鑒賞,但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于學術或複古風格文本中。
“談賞”強調通過對話進行品評,兼具交流與鑒賞的雙重含義,是漢語中體現傳統文化交流方式的典型詞彙。
談賞,賞是指欣賞、打江山、觀光等意思,談賞即指對于某件事物或行為進行評價、讨論、贊美或批評。拆分部首為言和貝,總計5個筆畫,形狀端莊、筆劃流暢。
談賞一詞源于古代漢字,其來源可追溯到《周禮·春官考工記》。而在繁體中文中,談賞保留了傳統的用法和寫法,整體結構輕盈、華麗,令人耳目一新。
在古時候,漢字對于談賞的寫法并不完全一樣。按照《廣韻》的記載,古代還有一種寫法是「譚贘」,這是古代文人所使用的版本。
例句:
1. 他們聚在一起,談賞着這場藝術展覽的精彩之處。
2. 作為一名評論家,我常常談賞着電影和文學作品。
3. 在這個讀書的社交場合,大家常常談賞有關曆史的書籍。
組詞:
1. 賞識
2. 賞心悅目
3. 賞鑒
近義詞:
1. 讨論
2. 贊賞
3. 賞析
反義詞:
1. 批評
2. 貶低
3. 不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