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貪得吝啬。 漢 徐幹 《中論·慎所從》:“詐虐無親,貪嗇專利。” 宋 歐陽修 《兵部員外郎天章閣待制杜公墓志銘》:“ 閩 俗貪嗇,有老而生子者,父兄多不舉,曰:‘是将分吾貲。’” 清 查慎行 《翁康饴寓齋看芍藥分韻得面字》詩:“書生例貪嗇,耳目有歆羨。”
“貪啬”并非現代漢語中的規範用詞,可能是“貪婪”與“吝啬”的合并表述,或存在書寫錯誤(如本意為“吝啬”)。以下是兩種可能性分析:
若為“貪”+“啬”的組合
若為書寫錯誤
建議:
貪啬是一個形容詞,在漢語中用來描述一個人貪婪、吝啬、不舍得花錢的性格。
貪啬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貪和啬。
貪這個字的部首是貝,筆畫數為7。啬這個字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10。
貪啬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貪源于古文《詩經·小雅·南山有台》,而啬則來源于古文《論衡·禁貪》。在繁體字中,貪啬分别寫作貪嗇。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貪在古文中寫作"貪",而啬在古文中寫作"嗇"。貪寫作"貪"表示對財富的渴望,啬寫作"嗇"表示吝啬、節儉。
1. 他總是貪啬地囤積財富,從來不肯幫助别人。
2. 她的貪啬讓她失去了許多朋友。
1. 貪心:形容人貪婪、貪求更多的東西。
2. 啬吝:形容人吝啬、不肯花錢或分享財富。
3. 貪求:表示追求或渴望某個目标。
1. 貪婪:形容人對財富、權力等無止境地追求。
2. 吝啬:形容人對他人吝啬、小氣。
大方:形容人慷慨、大度、不吝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