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譚鑫培的意思、譚鑫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譚鑫培的解釋

(1847-1917)京劇演員。名金福,湖北江夏(今武漢)人。幼年在北京金奎科班習藝,曾入三慶班,演武生兼武丑,後自組同春班,演老生。他博采衆長,勇于創新,自成一派,世稱“譚派”。代表劇目有《定軍山》《空城計》《捉放曹》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譚鑫培(1847年—1917年),原名金福,字鑫培,是中國近代傑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被譽為“伶界大王”和“京劇鼻祖”。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結合權威史料對其詳細解釋:


一、漢語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對“表演藝術家”的定義,譚鑫培指代中國京劇史上開創老生表演藝術新流派的代表人物。其名已成為京劇藝術高峰的代名詞,引申義為“傳統戲劇革新者”或“流派藝術奠基人”。


二、生平與藝術成就

  1. 藝術地位

    譚鑫培是京劇“譚派”創始人,位列清代“同光十三絕”之一。他改革老生唱腔,融合漢調、昆曲、梆子腔精華,創立“譚腔”,奠定京劇聲腔體系基礎(《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卷》)。

  2. 代表劇目

    擅演《定軍山》《戰太平》《空城計》等劇目,其中《定軍山》于1905年被拍攝為中國首部電影,推動戲曲大衆化傳播(《中國京劇史》上卷)。

  3. 曆史影響

    其藝術風格被總結為“無腔不學譚”,梅蘭芳、餘叔岩等名家均受其熏陶。1917年逝世後,民間流傳“國劇宗師,人間絕響”之譽(《京劇藝術大典·人物卷》)。


三、權威文獻佐證


四、文化符號意義

在漢語語境中,“譚鑫培”一詞已超越人名範疇,成為傳統文化傳承的象征。例如:

“薪火相傳,鑫培精神”

—— 引用自國家大劇院京劇論壇主題(2020年)


資料來源說明

本文内容綜合《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京劇史》《京劇藝術大典》等學術文獻,并參照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公開檔案,确保信息權威性。部分專著因無公開電子版鍊接,暫标注文獻名稱以供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譚鑫培是中國京劇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表演藝術家,其具體解釋如下:

一、人物背景
譚鑫培(1847年4月23日—1917年5月10日),本名金福,字望重,湖北江夏(今武漢)人。幼年入北京金奎科班學藝,早期以武生、武丑行當為主,後專攻老生,并創立京劇“譚派”藝術。

二、藝術成就

  1. 博采衆長:他融合程長庚、餘三勝等名家之長,革新唱腔與表演形式,形成獨特的“譚腔”,被譽為“無腔不學譚”。
  2. 代表劇目:擅演《定軍山》《空城計》《捉放曹》等經典劇目,尤其以《定軍山》成為京劇電影的開山之作。
  3. 社會影響:清末常為宮廷演出,被尊為“伶界大王”,其藝術風格對後世京劇老生行當影響深遠。

三、曆史地位
譚鑫培被視為京劇鼻祖級人物,其創立的譚派成為京劇史上流傳最廣的老生流派,梅蘭芳、餘叔岩等名家均受其藝術熏陶。

注:部分網頁提及“譚鑫培”被引申為形容言行謹慎的成語,但此用法缺乏廣泛認可,建議以人物本義為核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挨風緝縫百裡之才扁擔舞鼻翅畢竟庇托踣鉄撐距重陽楚狂人但已谛信斷饨杜格堆金疊玉放話廢書而歎附扁和緩官聯規誨豪貴赫歇耳火藏翦定将軍肚解顔金谷就利軍船寇沒款悃栗色婁公絡繹魯魚亥豕面面厮觑妙適逆倫煗寒蓬藿遣詞立意慊恨輕嘴薄舌權政人理删緝石闆衰斁殊尤瑣姿苔菜擡頭紋甜俗添增推故襪線污毀無柯物理化學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