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unted scout;scout horseman] 偵察騎兵
同“ 探騎 ”。 唐 杜荀鶴 《塞上》詩:“戍樓三號火,探馬一條塵。”《三國演義》第七十回:“早有探馬6*報到 巴西 ,説 張郃 引兵來了。” 清 李漁 《玉搔頭·擒王》:“千家火起賊氛至,一路塵飛探馬來。” 陳白塵 《大風歌》第一幕:“探馬回報: 陳平 既未去 荥陽 ,也未回 長安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探馬漢語 快速查詢。
“探馬”是古代軍事術語,主要指負責偵察敵情的騎兵。以下是詳細解釋:
“探馬”指偵察騎兵,通常由輕騎組成,任務是探查敵軍動向、地形等信息。其名稱來源于“探”(偵察)與“馬”(騎兵)的組合,強調機動性和偵察功能。
若需進一步了解探馬在具體戰役中的案例,可參考《三國演義》《大風歌》等文學作品。
探馬指的是在軍事行動中派遣去偵查、探查敵情的士兵或部隊。他們通常騎馬行動,具有熟悉地形、敏銳觀察、善于隱蔽等特點,為軍隊提供重要的情報和戰略信息。
探馬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扌”和“馬”,拆分後的筆畫數分别為3畫和3畫。
探馬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軍事制度。早在戰國時期,探馬就是國君派遣出去偵查敵情的士兵,以獲取戰略優勢。後來,這一制度逐漸發展并被各個朝代繼承和發揚,至今仍有應用。
探馬的繁體字為「探馬」。
在古代,探馬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探馬的古漢字寫法為「探馬」。在不同朝代,由于文字演變和規範化的變化,可能也會有其他的寫法。
1. 戰争期間,軍隊派出探馬偵查敵情。
2. 這支特種部隊擅長做探馬任務,他們的偵察技巧非常出色。
組詞:偵察探馬、前鋒探馬、騎兵探馬
近義詞:偵察兵、斥候、偵察員
反義詞:防禦兵、後衛、警戒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