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庫中的財物。《世說新語·豪爽》“師次于 襄陽 ” 南朝 梁 劉孝标 注:“《庾翼别傳》曰:‘ 翼 為 荊州 ,雅有正志。每以門地威重,兄弟寵授,不陳力竭誠,何以報國。雖 蜀 阻險塞,胡負兇力,然皆無道酷虐,易可乘滅。當此時,不能掃除二寇,以復王業,非丈夫也。於是徵役三州,悉其帑實,成衆五萬。’”
“帑實”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帑實(拼音:tǎng shí)指府庫中儲存的財物,包括金銀、貨币等國家財政儲備。其中:
多用于古代史書、政論或詩詞中,描述國家財政狀況或軍事籌備。例如元代楊維桢的詩句提到“收其帑實夷穴藏”,指收繳敵方財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世說新語》相關注釋。
《帑實》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財物珍寶堆積而成的庫房。形容財富豐厚或者寶藏衆多。
《帑實》的拆分部首是“巾”和“斤”,它共有12畫。
《帑實》這個詞最早來源于古代漢語,最初的形狀是一種倉庫的意象。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惝實」。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發展變化很多。《帑實》在古代寫法中可能有所不同,但現在我們主要使用現代标準字形,即「帑實」。
以下是一些使用《帑實》的例句:
1. 老人家有一個帑實,裡面堆滿了貴重的古董。
2. 這家公司的帑實底蘊十分豐富,是市場上的頂尖企業。
3. 這座城市的文化遺産就像一座帑實,讓人流連忘返。
以下是幾個與《帑實》相關的詞語:
1. 組詞:財帑、帑金、實物、財富。
2. 近義詞:財庫、寶庫、財寶。
3. 反義詞:貧瘠、貧窮、空虛。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