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塘上曲的意思、塘上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塘上曲的解釋

指 三國 魏 曹操 所作《塘上行》。 南朝 齊 謝朓 《詠蒲》詩:“所悲《塘上》曲,遂鑠黃金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塘上曲”是一個文學典故,特指三國時期曹操創作的樂府詩《塘上行》。該詞最早見于南朝齊詩人謝朓的《詠蒲》詩:“所悲《塘上》曲,遂铄黃金軀”,通過引用曹操的詩作,表達了對曆史人物命運的感慨。

具體解析:

  1. 詞語本義
    “塘上曲”字面可理解為“池塘邊的樂曲”,但實際為專有名詞,特指曹操的《塘上行》。該詩屬于樂府詩題,傳統上多描寫離愁别緒,如《塘上行》中“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等句,借蒲草抒寫人生際遇。

  2. 曆史争議
    關于《塘上行》的作者,曆史上存在争議:

    • 部分文獻(如《宋書·樂志》)歸為曹操;
    • 另一些記載(如《玉台新詠》)認為是魏文帝甄皇後所作。但主流文學史多采納曹操為作者的記載。
  3. 文學影響
    謝朓在《詠蒲》中化用此典故,将蒲草意象與曆史人物的命運結合,增強了詩歌的隱喻性。後世文人亦常以“塘上曲”代指懷古或抒懷題材的作品。

參考資料建議:

若需了解《塘上行》全文及創作背景,可查閱《樂府詩集》或《曹操集》等權威文獻,結合謝朓《詠蒲》的賞析進一步分析意象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塘上曲》的意思

《塘上曲》是一首古代文學作品,指的是以塘上場景為背景的曲子。這首曲子描繪了塘邊的景色、人物和情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塘上曲》的部首和筆畫

《塘上曲》的部首是玉,并且共有9個筆畫。

《塘上曲》的來源

《塘上曲》是南宋文學家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詞。他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在塘邊的情感表達,展示了他對閑逸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塘上曲》的繁體

《塘上曲》的繁體為「塘上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是「塘上曲」,沒有什麼不同。

《塘上曲》的例句

塘上曲,悠揚音韻,如行雲流水,給人一種甯靜的感覺。

組詞

塘澤、曲藝、上品。

近義詞

塘上調。

反義詞

江中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