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意思、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解釋

[covet gains ahead without being aware of danger behind as the mantis stalk the cicade,unaware of the oriole behind] 螳螂一心一意要吃蟬,而背後的黃雀卻正盯着它。比喻隻看到前面的利益,而不顧身後的危害

詳細解釋

語本《莊子·山木》:“ 莊周 遊乎 雕陵 之樊,覩一異鵲……蹇裳躩步,執彈而留之。覩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漢 劉向 《說苑·正谏》:“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蜋在其後也;螳蜋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螳螂一心捉蟬,不知黃雀在後正打算吃它。比喻目光短淺,隻見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四》:“後數年,聞 山東 雷擊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殺過度,又伏天誅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挾彈者又在其後,此之謂矣。” 毛 * 《質問*********》:“你們不應該打邊區,你們不可以打邊區。‘鹬蚌相持,漁人得利’,‘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兩個故事,是有道理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寓言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一、字面與比喻義

二、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見于漢代劉向的《說苑·正谏》。故事背景與吳王夫差相關:吳王欲攻打楚國,大臣勸阻無效。一位侍從通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比喻提醒吳王——若執意攻楚,其他諸侯國可能趁虛而入,最終吳王醒悟并放棄計劃。

三、寓意與啟示

  1. 警惕潛在風險:強調決策時需全面考慮後果,避免因短視行為招緻更大危機。
  2. 辯證關系:事物往往存在連鎖反應,局中人的角色可能隨時轉換(如螳螂既是捕食者,也是被捕食者)。

四、應用場景

近義表達

“鹬蚌相争,漁翁得利”“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

通過這一成語,古人以自然現象隱喻人類社會,傳遞了深刻的處世智慧。

網絡擴展解釋二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意思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是一個成語,意指在别人專心緻志于某事時,有人暗中觊觎着它。這句話比喻一個人專注于做一件事情時,卻不知有人正在借機采取行動,準備取得自己的利益。

拆分部首和筆畫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中的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來源

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的道家著作《莊子·外篇·齊物論》。其中有一段寫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它後來被引申為成語,用來形容在人們專注于某事時,時刻保持警覺,以防他人窺視、暗中做小動作的情況。

繁體字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繁體字拼寫如下: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這裡是一些例句,用來更好地理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組詞

該成語沒有明顯的組詞形式。它是一個完整的成語,不需要與其他詞語組合在一起使用。

近義詞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近義詞包括:

反義詞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反義詞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意指明顯、表面上的攻擊更容易躲避,而暗中的陰謀更難以防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