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察脈的意思、察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察脈的解釋

診脈。 宋 曾敏行 《獨醒雜志》卷七:“ 建炎 初, 真州 城中疾癘大作,某不以貧賤,家至戶到,察脈觀色,給藥付之。” 宋 王洙 《王氏談錄·醫》:“昔東都有一醫者,姓 劉 ……其治疾察脈,無隱不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察脈”是中醫學術語,指通過觸摸人體脈搏來判斷健康狀況的診斷方法。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察脈”即診脈,指中醫師用手指按壓患者手腕部的寸口脈(桡動脈),通過感知脈搏的頻率、節律、力度等特征,分析人體氣血運行和髒腑功能狀态。

二、核心要素

  1. 脈搏特征分析
    包括脈象的浮沉(深淺)、遲數(快慢)、強弱(力度)、滑澀(流暢度)等,如《王氏談錄》記載“治疾察脈,無隱不知”。

  2. 診斷作用
    通過脈象可推斷病因、病位及病情輕重,如《素問》提到“脈者,血之府”,關聯氣血盛衰。

  3. 曆史淵源
    宋代文獻《獨醒雜志》已記載醫者“察脈觀色”的診療方式,扁鵲更被尊為脈學奠基人。

三、實踐意義

中醫認為“察脈”需結合望、聞、問三診,強調“審病察脈,以決死生”(李中梓語),體現了中醫整體觀與辨證論治思想。

如需進一步了解診脈技巧或曆史案例,可參考中醫經典《脈經》或專業醫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察脈

《察脈》這個詞是指通過觸摸人體脈搏以判斷身體狀況的一種醫學技術,也是中醫的重要診斷方法之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察脈》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察”字的部首是宀,表示“宀”偏旁部分對應的是“穴戶宀”等;“脈”字的部首是肉,表示“肉”偏旁部分對應的是“肌肋胳脈”等。《察脈》整體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察脈》一詞來源于古代中醫典籍,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内經·靈樞·本神》中。察脈是中醫診斷中重要的一環,通過觸摸患者的脈搏,掌握患者體内的脈象,從而判斷出身體的狀況。

繁體

《察脈》的繁體字是「察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察脈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變化,但整體意義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醫生用手輕輕按壓我的脈搏,開始察脈分析我的身體狀況。

組詞

察脈診斷、察脈狀況、察脈技術、察脈方法

近義詞

脈診、脈搏診斷

反義詞

不察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