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探策的意思、探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探策的解釋

(1).求籤。 三國 魏 曹植 《驅車篇》:“探策或長短,唯德享利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晉武帝 始登阼,探策得一。”

(2).射策。 漢 代6*考試方法之一。因試題不明顯公布,須由應試者摸取,故雲。《三國志·蜀志·孟光傳》:“此儲君讀書,寧當傚吾等竭力博識以待訪問,如博士探策講試以求爵位邪!”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探策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探策”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求籤(占卜行為)

指通過抽取籤條來預測吉兇或決策,常見于古代占卜活動。例如:


二、射策(漢代考試制度)

漢代選拔人才的考試方式之一,考生需隨機抽取題目作答。特點包括:

  1. 試題隱匿:題目不公開,需應試者摸取(類似抽題);
  2. 考核标準:内容涉及經義、政論等,注重學識廣博性;
  3. 文獻記載:《三國志·蜀志·孟光傳》批評此制度僅為“求爵位”而設,缺乏實際意義。

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已不常用,多出現在古籍或曆史研究場景中。如需更全面的文獻出處或語義演變,可參考《世說新語》《三國志》等原始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探策的意思

探策(tàn cè)是一個漢語詞語,指探索、探讨問題的方法或策略。

拆分部首和筆畫

探策的部首是手,由手和策兩個部分組成。

手的拆分部首是手,構成手、提、招、抱等字。

策的拆分部首是竹,構成符、第、筷等字。

探策總共有11筆。

來源

探策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科舉考試中,考生需要通過策問的方式進行論述,因此探策一詞被用于指代論述的方法與策略。

繁體

在繁體字中,探策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探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探策沒有明确的古時寫法,仍然是以「探策」形式存在。

例句

1. 他通過不斷地探策,終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2. 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探策的啟示,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一領域。

組詞

探查、探索、探讨、策略、策劃、策士等。

近義詞

探究、探尋、研究。

反義詞

得出、斷定、結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