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貪殘的意思、貪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貪殘的解釋

貪婪兇殘。亦指貪婪兇殘的人。《逸周書·時訓》:“歲有大寒,田鼠不化鴽,國多貪殘。”《漢書·刑法志》:“至於末世,苟任詐力,以快貪殘。”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無事劄子》:“廢強橫之藩鎮,誅貪殘之官吏。” 葉聖陶 《倪煥之》十九:“他一方面憤恨執政的懦弱和卑污,列強的貪殘和不義,一方面也痛恨同胞的昏頑和乏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貪殘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貪”和“殘”兩個語素構成,形容人性或行為中貪婪無度且殘忍暴虐的特性。以下是其詳細釋義及權威來源參考:


一、核心釋義

  1. 貪婪而殘忍

    指對財物、權力等欲望極度膨脹(貪),同時手段冷酷無情(殘)。此義項為最常用解釋。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0卷,第231頁。

  2. 指貪婪殘暴之人

    作名詞時,代指具有貪殘特性的人,常見于古籍中對暴吏或兇徒的批判。

    來源:《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896頁。


二、字義溯源

  1. “貪”的本義

    《說文解字》釋為“欲物也”,即對財物的過度渴求,引申為一切無節制的欲望。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貝部》。

  2. “殘”的本義

    《說文解字》釋為“傷也”,原指傷害,後擴展為兇暴、毀滅性的行為。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歹部》。

  3. 複合詞的形成

    二字連用最早見于先秦文獻,如《左傳》中“貪殘無厭”的表述,強調欲望與暴行的結合。

    來源: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第152頁。


三、文化語境中的運用

  1. 曆史批判指向

    古代文獻多以此詞抨擊暴政,如《漢書·刑法志》斥秦法“貪殘專斷”,指其統治者剝削百姓、刑罰嚴酷。

    來源:班固《漢書·卷二十三》。

  2. 文學象征意義

    在古典小說中常喻指人性之惡,如《水浒傳》中高俅被描述為“貪殘害民”,凸顯其權欲熏心、戕害忠良的特質。

    來源:施耐庵《水浒傳》第七回。


四、現代漢語規範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其現代用法為:

貪殘 tāncán

形 貪婪殘暴:~成性 | ~的掠奪者。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261頁。


五、相關概念辨析

網絡擴展解釋

“貪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綜合解釋:

1.基本詞義

“貪殘”由“貪”(貪婪)和“殘”(兇殘)組成,形容貪婪且兇殘的行為或性格。具體指為滿足私利而不擇手段地損害他人,常見于描述官員腐敗、惡勢力欺壓等負面社會現象。

2.使用場景

3.出處與演變

4.例句與引用

5.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更多文獻例句或詳細出處,可參考《漢書》《本朝百年無事劄子》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騃庸避堂常庸晨安沉靜寡言吃花煙刺爇鬥檢封鬥殷牛繁刑重賦飛航幹掉公襄廣州古掾曹行同狗豨還想濺污踐行交縛街坊鄰裡絜鮮金釭驚怖荊棘列寄栖九臯九衢三市蘭月連挺連軒梨花盞令尊馬劄迷留摸亂蜜語甜言末姻賠償撇卻潛發橋山輕死熱淚驲站守定雙調爽指曙雞疏利索酒條直體段托想歪貨違式吳承恩烏蜑戶誣玷骁碁消遙自在